敦煌壁画危机陈述——不要让敦煌只在历史书中看到

编者按:敦煌百年,百年敦煌。当社会各界在为敦煌发现百年欢庆时,“多病”的莫高窟却为我们敲响了警钟:窟内过半有壁画的洞窟遭遇病害。敦煌研究院此前一份《敦煌莫高窟北区洞窟及崖面崩塌原因探讨》报告也披露,近年来,莫高窟外部的北区洞窟及所在崖体崩塌严重,有人曾断言,如果不对莫高窟加以有效保护,50年或者100年内,它就会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敦煌莫高窟不断扩大的病害现象,警示着我们对莫高窟的保护与治理刻不容缓。 

敦煌是人类最伟大、最辉煌的历史文化遗产之一,以其举世无双的石窟艺术和藏经文物而名扬全球。虽然历经千年沧桑,敦煌莫高窟至今仍保存洞窟492个,珍存壁画45000多平方米,彩塑2400余身,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的文化艺术宝库。

但如今,这个艺术宝库正遭遇前所未有的危机:周边环境恶化,风沙一年比一年大;沙尘侵蚀洞窟,窟顶一年比一年薄;病害蚀毁壁画,壁画变色、起甲甚至脱落……如不及时保护和进行修复,我们有可能永久性地失去这些珍贵的文物。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第285窟

时代:西魏(中唐、宋、西夏、元重修)

价值等级:A

洞窟占地面积:38.74㎡

现存壁画面积:197.92m2

病害壁画面积:114.62m2

塑像:5身

现状调查:第285窟位于莫高窟石窟群南区中段二层,是西魏大统四年(AD538)和大统五年(AD539)修建的一个中型窟,为莫高窟早期唯一有确凿纪年的洞窟,具有很高的艺术、学术价值。主要病害有:起甲、裂缝、空鼓、脱落、变色等。特别是主室的起甲,使局部区域的颜料层呈龟裂状、片状脱落。其次,位于前室西壁第286窟和第284窟内西壁的裂缝、空鼓严重,有错位现象,此裂缝、空鼓位于第285窟主室东壁背部,直接影响其安全。以上病害使本窟处在相对较高风险之中。

风险等级:4级

历史照片对比: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甬道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洞窟主室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85窟东壁局部起甲脱落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壁局部起甲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85窟甬道顶局部裂缝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285窟北壁局部机械损伤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