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聊城大运河遗存统一保护存在体制制约
2006年6月,京杭大运河被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后的3年中,运河沿线各城市一直致力于保护、发掘、提升运河文化价值,以实现将京杭大运河申报世界遗产的目标。然而,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大运河的保护工作仍存在着诸多缺失,沿线文化遗存不能被有效保护和利用就是其中之一。细观山东聊城,可窥知运河沿线城市的保护之忧。
不少水利设施已丧失原有作用
京杭大运河聊城段是古代会通河的一部分,位于聊城市下辖的阳谷县、东昌府区、临清市境内,全长97.5公里。元、明、清时期,会通河一直是南粮北运以及南北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聊城也得益于京杭大运河漕运的兴盛,经济繁荣、文化昌盛达400年之久,至今聊城运河沿岸还保留着大量水利工程设施及其他重要文化遗存。
“‘崇武驿’是京杭大运河聊城段上一处保护较好的文化遗存。”据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馆长陈清义介绍,明清时期“崇武驿”多为官府所用,俗称“大码头”;与其同在的还有闸口南邻的一处供富商使用的“小码头”。“这两处码头仅仅是运河聊城城区段上众多文化遗存的一部分,与乡镇段上的运河文化遗存比较而言,其受保护程度要好得多。”
在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二楼聊城厅入口处,摆放着一尊由梁闸“迁入”的“镇水兽”。陈清义介绍说,这似狮又似虎的“镇水兽”是龙的一种,原在聊城境内梁闸的雁翅上,运河拓宽时,被移到聊城公园进行保护,后又陈列在运河博物馆中。“这种镇水兽嘴和肚子都很大,在我国古代桥梁和闸坝建筑中,多用在栏板柱头或雁翅上,作用是镇伏桥下‘水怪’,防止水患、避免水害。”
与梁闸一样,在运河七级古闸遗址的桥头上,至今还存有石雕“镇水兽”。
七级古镇横跨古运河两岸,元代所开的会通河穿镇而过,渡口码头处建有七级台阶,故名“七级”。明清时期,七级镇凭借运河漕运繁盛之利,为阳谷以东重要的水运码头和货物集散地。镇内曾设六门四关,纵横长街势如棋盘,现今残存的古街巷、码头遗址位于镇西古运河东岸,街市商铺相连,依稀可辨。
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吴明新介绍说:“七级古闸为当年运河上重要的水利设施,其设计合理,施工精细,是研究运河漕运历史及运河古镇形成发展的重要实物资料。”
其实,梁闸“镇水兽”迁入中国运河文化博物馆说明了一个现实问题——部分运河段的文化遗存没能得到有效保护,其水利设施也几乎丧失了应有的作用。对此,聊城市有关部门并不否认。不过,近几年,该市相关政府部门对聊城城区段和临清城区段的运河适时进行了疏浚和整治,对运河沿线文化遗存的保护起到了一定促进作用。
统一保护存在体制制约
历史上,聊城的兴衰是与大运河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今天,如何认识、保护、开发、利用这一宝贵遗产是一个需要好好研究的重大课题。”聊城市文物局副局长王庆友在介绍运河聊城段近几年的发展情况时说,“聊城运河文物损毁严重,保护状况不容乐观。”
此前,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保护规划编制组对聊城运河临清段、东昌府区段、阳谷段进行了详细调查、测绘,并搜集提供了编制规划所需的规划、水利方面的大量资料,其间也发现了诸多问题。
由于漕运功能的丧失,很多运河段已成为灌溉和排水河道,河道淤塞严重,部分河道被民居占压几近消失,部分船闸、桥梁等水利设施损坏较为严重,亟须修缮和保护。聊城市文物局对当前运河聊城段保护和利用情况给出的回答是:运河作为典型的“线性文化遗产”,空间跨度大,其中聊城段的保护涉及3个县(市、区)10余个乡镇,现存情况差别很大,统一、综合保护存在着体制上的制约。
未来:防止文物遭到破坏
据吴明新介绍,近几年,聊城市对运河聊城城区段部分河道上的大码头、小码头等水利工程设施进行了保护、修缮,同时对临清二闸实施了同样的保护。“实施保护的运河沿线重要文物建筑还有聊城山陕会馆及临清运河钞关、鳌头矶、清真寺、舍利塔等。‘周家店船闸’被列入国家文物局‘十一五’文物保护项目库《大运河文物保护工程》的重点抢救性保护工程。”
“目前,聊城正在筹备对阿城盐运司、冀家大院、汪家大院等运河古民居的修缮。”吴明新说,由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规划编制的《大运河遗产山东聊城段保护规划(2010—2030)》目前已批准实施。这部规划提出了3个目标,而“最大限度地保护并延续大运河聊城段所承载的历史信息,全面地保护大运河文化遗产,全面、妥善地保护文物本体,防止文物遭到破坏”是目标之一。
另据聊城市文广新局方面介绍,南水北调东线工程的实施,对运河的保护和利用既是挑战又是机遇。大规模的调水和治污不仅为断流和生态功能瘫痪区域进行系统修复带来机会,而且也使大运河的整体性保护成为可能。不过,这也可能给运河上的一些重要历史文化遗存,如古闸、古桥、古街区等造成一定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