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年间玉制九套杯”艳惊四座专家称:真正的绍兴大收藏家尚未现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鉴宝专家现场为市民鉴赏珍藏。 (见习记者 黄霄 摄)


  “我手上这块玉石是真的吗?这个祖上传下来的吊坠是什么年代的?……”昨天上午,位于市区延安路的绍兴博物馆热闹非凡,不少市民得知第三届中国玉文化(绍兴)博览会在这里举行现场免费鉴宝活动后,纷纷带来了自家压箱底的宝贝,请玉器专家一鉴真伪。


  “真宝玉”“假宝玉”,现场上演悲喜剧


  既然是鉴宝,自然有真有假。当天上午,鉴宝现场高潮迭起,一幕幕人生悲喜剧陆续上演。


  现场,一位神秘女士带来的两件玉器摆件,吸引了不少人的目光。据该女士介绍,她是以古玉藏品的身价,出资上百万元从一本地商人手中购得的。听说是价值百万元的古董,大家都想瞅上一眼。可鉴宝专家的一番话,让这位女士傻了眼。几位专家经过慎重鉴定,一致认为这两件藏品均为现代工艺品,从玉料角度来说,价值也仅在几千元到万元之间。听完专家的一番话,刚才还春风满面的藏品主人一时间脸色大变,虽经数次询问确认,仍然不愿接受这个现实。


  “我儿子爱好收藏已经到了痴迷的程度,平时赚来的工资全拿来买玉了。”四十出头的陶先生,昨天在母亲的陪同下也赶到鉴宝现场。母子俩大包小包带了上百件玉器请专家鉴定。据说,这些东西都是陶先生从小摊小贩处淘来的,一心想捡个漏,发点小财。可经专家仔细察看,这些所谓玉器大部分是化学合成品,没一块好玉。


  看着经济条件并不富裕的陶先生母子俩失望离去的背影,令人感到些许的遗憾。


  专家告诉记者,这些收藏者之所以上当,大部分都有一个共同特征,就是怀有侥幸心理,对于收藏过于盲目。


  现场这样的市民还真不少,记者随机采访了几个人,发现大部分人缺乏玉石知识,小部分也只是一知半解。这些人表示,平时买玉,都是在别人的推荐下购买的,自己没有辨识能力,买好买坏全凭运气。


  乾隆套杯和明代童子惊现真身


  不过有遗憾,也有惊喜。其间,乾隆年间玉制套杯和明代玉雕童子两件珍品的先后现身,让在场的观众大开眼界。


  有趣的是,玉制套杯的出现却是十分低调,它的收藏者沈先生是把它放在一个简单的纸盒里带到现场的,起初谁也没注意到这个东西。但当套杯出现在大家面前时,所有人的目光都被这件精美的工艺品吸引了。整套玉制套杯依次从大到小由9个酒杯组成,从杯身可以看到每个酒杯上都刻有一首古诗,整套杯具做工十分精细,字迹工整,玉质温润。经专家鉴定,该套杯是乾隆年间的物品,而且由一整块玉料制成十分难得,在民间收藏中并不多见,具有极高的收藏和观赏价值。对于专家评价十分满意的沈先生,向记者透露,这件物品本来就是家中祖传下来的古董,但一直都不清楚他的价值,现在有了专业的指点,总算心里有数了。


  “明代玉雕童子和其它几个朝代的雕刻手法有明显的不同,从脸部、衣纹、姿势都能看出区别来。”刚欣赏完乾隆套杯,又拿到玉雕童子的中央电视台《鉴宝》栏目玉器鉴宝专家赵永魁教授,兴奋不已,他说,这些能反映一个时代特征的藏品,才是真正有价值的古董。绍兴作为良渚文化的所在地,其玉石文化历史悠久,应该在民间留存不少珍品,需要妥善保护。


  真正的大收藏家没有现身


  “为什么不是所有古玉都值钱?”其间,市民姜女士遇到的一个小问题,一度引发了鉴宝现场的激烈讨论。


  原来姜女士带来的几块古玉吊坠,经专家鉴定后,并没有达到她所预期的价值,从估价看,和现在的玉器工艺品相差无几。关于这个问题,赵永魁教授给出了解释,他说,一块好的古玉,需要具备多方面条件,包括材料、加工工艺、文化含量和时代特点。如果没有以上任何一项,其价值便会大打折扣。因此,想要收藏古玉,必须具备一定的鉴别能力,其前提是要多了解不同时代玉器的特征与文化,这是一门大学问。


  同时,赵教授还提醒收藏爱好者,古玉在目前的流通市场上已经十分罕见,因此在缺乏相关知识的情况下,不要再存捡漏的侥幸心理。


  鉴宝活动一直持续到中午,还有市民不舍离去。面对绍兴收藏爱好者的收藏热情,专家们倍感欣慰。不过,活动结束后,赵永魁还是向记者吐露了一点小小的遗憾,他说,绍兴的大收藏家都没有现身,无缘看到更多珍品,也没办法真正了解到绍兴玉器收藏的整体水平。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