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特有怪象:公立博物馆的省思
国立历史博物馆,2000年与联合报系合作,从12月开始连续三个月的兵马俑特展,展出百余件兵马俑出土文物,在春节期间就破一百万人次。当年在历史博物馆展完,又到台中自然科学博物馆展出,缔造单一个展165万人次的记录。这是台湾公立博物馆有史以来第一次得到这么大的关注,新闻报导中民众冒着雨、顶着大太阳都要去看,特展魅力无限。
特展如何产生?
现在台湾的特展,不只有大陆的兵马俑,像是法国奥塞美术馆的镇馆宝─米勒的“拾穗”、“晚祷”等,也都能在台湾亮相。一个特展能远渡重洋到某个公立馆院展出,通常都是由共同主办单位,也就是主要赞助厂商与国外洽谈签约。这些赞助者就是中国时报与联合报这样的大媒体,他们与国外博物馆商谈完之后,再与公立博物馆商借场地。
外国的博物馆,国际知名的如大英博物馆、罗浮宫等,办特展的租金通常都十分高昂,而在台湾与公立博物馆租借场地,只要敲定展期,价格是远低于国外的。不过,办一次国外输入的特展,保险、运输、布展、人事等等仍要花极大的费用,尤其是艺术品的保险金额更是高到吓死人,这些全部由这些大媒体或找一些企业赞助,虽然说支出费用高,但没有赚头的事情,会有人做吗?
公立博物馆与媒体互惠
放眼望去,现在台湾所有大大小小的个展,几乎都被这两家媒体──联合报系、中国时报系所垄断。他们是老媒体,资金够,敢花大钱。如在台湾办过多次的兵马俑特展,皆是由联合报系主办。从与山西西安秦俑博物馆签约,从租借、布展到保险、人事等费用,不够的找企业赞助,总支出金额可观。
而博物馆能得到什么?低价租出场地就算了吗?当然不可能!
第一是与合作厂商要求回馈金,厂商赚了多少,能给博物馆多少钱。
第二是厂商总收入的抽成,
第三是使用“联票”来分钱。
何谓联票?就特展票券和博物馆入场券合卖的方式兜售。以科学博物馆来举例,今天举办侏罗纪恐龙特展,买了特展的票,也能便宜的进入到科博馆其他馆参观,博物馆能由票房收入拿到多少钱?就是私下再分了。
除了金钱的互惠关系,博物馆租借场地办特展,能得到媒体的大力宣传,而厂商租借博物馆的场地之外,也利用了博物馆的知名度、好名声等无形的资金,为自己带来更大的效益。如此的合作方式双方得利,因此除了历史博物馆、科学博物馆之外,故宫、中正纪念堂等也开始频频出借场地,对公立博物馆而言,不但可以赚到租金、和企业打好关系、又可利用媒体宣传得名,何乐而不为?
这样长期的合作关系,难道政府都不怕有人质疑,为何总是联合报、中国时报系去做引进特展的这件事呢?台湾大企业多的是,根据记者访问到接触特展的相关人士,引进国外的特展,几乎是稳赚不赔!这么好康的生意,难道没有民间企业想分一杯羹?
博物馆价值何在?!
这些特定厂商得利了之后,会回馈多少给社会?这就不得而知。而公立博物馆,为何自己不办特展,却要仰赖厂商?据记者调查,现在公立博物馆除了政府给予的年度预算,更有馆务基金,所谓馆务基金就是每年的政府预算加上博物馆平常的营收,一年下来要是有盈余,不用缴回国库,可以供下年度再使用。
根据联合报及中国时报的记者透露,他们一向有固定团队在国外寻觅受台湾人重视、瞩目的特展,有的时候洽谈一个展览甚至需要几年的时间。
公立博物馆难道没有这样的远见?在公立博物馆里工作的,通常都是非常有学养的专业人士,具有充分的资源,现在更有馆务基金可以弹性使用,难道还比不上媒体、企业?
政府每年编列博物馆的庞大资金到底用到哪边去了?公务员领钱吃饭下班就算了?一个博物馆不能好好经营自己,只靠每年的特展来吸引群众,还须委外办展,如此博物馆存在的意义到底是什么?要是每次的特展都能让厂商大赚一笔,政府何不趁机将博物馆OT,营运转移出去?公开招标让更有经验的策展人、艺文团体集资来办特展,还比较公平!是不是这样才不会让人觉得博物馆老是与大媒体勾结,用特展名义来捞钱?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