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艺术创作就是一场科学的阴谋达·芬奇艺术在杭州图书馆展出
小时候画的妖怪吓坏父亲
成熟后画的作品创意无限
从9月20日起,一场全面展示达·芬奇艺术、科学成就的展览在杭州图书馆开展。这次展览的展品除了40多件达·芬奇手稿的复制品,以及40多件后世科学家根据达·芬奇设计草图严格复制的发明模型外,还有10多件达·芬奇的传世油画复制品,其中包括著名的《蒙娜丽莎》《最后的晚餐》等。这些展品全部都来自于意大利的达·芬奇博物馆。
虽然在众多领域有着惊人的成就,但是达·芬奇并不想让人把自己当做科学家,在他看来,这一切都是探索艺术的必要手段,由此,他才将绘画变成了一门自由的学科。他成熟时期的作品,比如《最后的晚餐》,虽然因为疏于保护而损坏得很厉害,但这些画面都像活生生地发生在人们眼前的故事一样——这就是达·芬奇艺术的魅力所在。
从“画鸡蛋”到对着镜子画自己
达·芬奇从小就表现出了独特的绘画天赋,于是父亲把他送到好友、著名画家和雕塑家韦罗基奥的作坊当学徒。他学习经历当中“画鸡蛋”的故事几乎家喻户晓,从小就对艺术有着敏锐观察力的达·芬奇其实还有很多好玩的故事。
在达·芬奇14岁时,父亲受一位农民的委托,要画一幅盾面画,他就想让儿子试试,看看儿子到底能画到什么程度。达·芬奇凭借自己丰富的想象力,用了一个月的时间,画成了一个骇人的妖怪美杜莎。作品完成后,达·芬奇请父亲来到房间,他把窗遮去一半,将画架竖在光线恰好落在妖怪身上的地方。父亲刚走进房间时,一眼就看到了这个面目狰狞的妖怪,吓得大叫起来。达·芬奇笑着对父亲说:“你把画拿去吧,这就是它该产生的效果。”
达·芬奇有非常著名的自画像,甚至有人说《蒙娜丽莎》都有他自画像的影子。其实他的这种“自恋”从艺术生涯的最早期就开始了,比如让他声名鹊起的《基督受洗》。达·芬奇年轻时代是意大利佛罗伦萨闻名遐迩的美男子,他的老师韦罗基奥很喜欢将他作为艺术创作的模特。《基督受洗》是韦罗基奥受教堂的委托绘制的,他以达·芬奇作模特儿画了手捧圣衣的天使形象。在即将完成前,韦罗基奥由于旅途中遇到暴雨而高烧不退,嫉妒成性的师兄们刮掉了这部分画面。为了维护老师的荣誉,达·芬奇找出老师原来的画稿,以自己为模特,对着镜子重画捧衣天使。韦罗基奥康复归来,看到《基督受洗》时激动万分,他紧紧抱住达·芬奇的肩膀兴奋地说:“它是如此的完美,看来我以后只能去拿雕刻刀了。”
《蒙娜丽莎》有他自画像的影子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件艺术品能像《蒙娜丽莎》那样誉满全球,同时引来各式各样的说法和评价。当时,佛罗伦萨银行家佐贡多以丰厚的酬金请达·芬奇为夫人丽莎作画,不过吸引大师的并不是金钱,而是稍瞬即逝的灵感:当丽莎出现在画家面前时,她身着华贵的连衣裙,梳着时髦的发式,一绺绺卷发散在双肩,明亮的眼睛闪闪发光,全身充溢着唯美而奢靡的贵族气息。当她注视着这位鼎鼎大名的画家时,一颗能容无限智慧的苏格拉底式的脑袋映入眼帘,看上去像是暂留人间的神,这与她终日见到的粗俗商人大不相同。一瞬间发自内心的微笑,使她的脸显出夺人的光彩,令人神往。丽莎勾起了达·芬奇对后母阿格琵耶娜的回忆,“我同意马上着手工作”。
达·芬奇在这件作品中所做的不仅仅是真实还原现实,还创造性地使用了著名的“渐隐法”——使用模糊不清的轮廓和柔和的色彩,让一个形状融入另外一个形状当中,给观众留下想象的余地。人们对于面部表情的判断主要来自两个地方:嘴角和眼角,但是在这幅伟大的作品当中,达·芬奇有意地让它们模糊,使它们逐渐融入柔和的阴影当中。画面当中,丽莎的微笑总是让人充满遐想,原因就在这里。这样的艺术创作简直是一场科学的“阴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