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将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罗布泊”(图)
2010-09-28 16:06:19 来源:东方早报 已浏览次
| |
在人们的认识里,罗布泊是一个神秘的区域。多年来,由于罗布泊艰苦的自然条件所限,关于罗布泊研究工作一直处于点滴的推进中。前天,曾经29次进入罗布泊地区考察的中国科学院新疆生物与地理研究所学术顾问夏训诚,在上海图书馆向公众揭示了他和团队近年来研究考察罗布泊的新发现,向公众更新一个现代化的罗布泊形象。
罗布泊“三大谜”
罗布泊及其邻近地区位于塔里木盆地东部,面积约10万平方公里。对于罗布泊科考的重要性,被誉为“黄土之父”的刘东生院士曾概括说:“罗布泊是一个地质学的实验室,第四纪地质的许多科学问题,都可以在这里得到满意的答案。”
一直以来,罗布泊的“大耳朵”影像说、“游移湖”说、楼兰古城消失之谜存在争论,并称为罗布泊的三大谜。罗布泊干涸湖盆的形状,在地球卫星上拍摄得到的影像,极像人的耳朵轮廓。夏训诚带领的科考队通过综合分析提出:“大耳朵”是湖水退缩迅速形成的,具体时间是20世纪60年代初期4-5年之间;“大耳朵”图像上“耳轮线”,是湖水退缩盐壳形成过程中的年、季韵律线;环状盐壳色调深浅变化取决于卤水层埋深、盐壳含沙及地面粗糙度的变化。
关于游移湖的争论起始于1826年沙俄军官普尔热瓦尔斯基和德国的地理学会主席李希霍芬的关于罗布泊正确地理位置的发现争论,以后英国人斯坦因、瑞典人斯文·赫定等先后到罗布泊地区实地考察后,认为争论的双方都没有错,而是罗布泊游移到喀拉和顺去了,从此就有了罗布泊是游移湖的说法。夏训诚的团队实地考后认为:从高程上来看,罗布泊和喀拉和顺都是平原中局部陷落的小洼地,前者要比后者更低些,不可能发生罗布泊倒流喀拉和顺的现象。
关于楼兰古城在历史上的迅速消失存在着多种说法,夏训诚考察团队总结为:“路断城空”、“水断城空”。楼兰曾经是西域交通重要枢纽,为了保护这条通道而设官屯田,带来了楼兰的繁荣。后来天山南麓道逐渐代替了经楼兰的道路,使楼兰丧失了中西交通中继站的地位,即“路断城空”。楼兰衰落的另一个原因则是孔雀河水系变化较大,人们为了生活不得不另觅居住地,从而“水断城空”。
“新楼兰工程”
“新楼兰工程”的计划在2002年就已经提出,却一直进展缓慢。直到近年国家具备了开发罗布泊丰富钾盐资源的经济条件,遂逐渐增加了开发力度。“我国每年有1000万吨的钾盐需求,用于农业生产。其中罗布泊可以提供每年150万吨的钾盐出产量。”
“新楼兰工程”预期以工业(石油、钾盐、石棉等)与交通系统(青新铁路、国道)为支撑,开发多水源开发管道输水系统;进行生态重建,倡导特色绿洲经济;开办特色旅游、生态旅游业;并计划推动生态移民。
夏训诚说,现在去楼兰的游客有两类,一类是对这里具备专业知识的人,去了就有所发现;但更多的游客去了可能只能看到一些土城墙,失望而归。夏训诚说从前进入罗布泊都是驻扎帐篷,现在那里的工业开发区已经建起了高层宾馆。“我预计5-10年以后,这里会有更大的改变和发展,神秘感会逐渐消失。人们将看到一个现代化的罗布泊。”
(责任编辑:李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