业内专家回应:“黄豆”一词汉代早已出现
针对近日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张国安先生以“黄豆”一词在唐代出现,质疑曹操墓一事,业内学者回应称,张国安先生的研究不够严谨,结论过于武断,其实“黄豆”一词在汉代早已出现,并且与“大豆”一词长期并存。只不过在汉代以前习惯书面语言称黄豆为“大豆”,虽然书面语言称黄豆的较少,但也不是没有!中国是黄豆的故乡,其种植历史约有4000多年。汉灵帝熹平二年即公元173年,《张叔敬瓦缶丹书》:“熹平二年十二月乙巳朔十六日庚申,天帝使者告张氏之家、三丘五墓、墓左墓右、中央墓主、冢丞冢令、主冢司令、魂门亭长、冢中游徼等:敢告移丘丞墓柄、地下二千石、东冢侯、西冢伯、地下击植卿、耗里伍长等:今日吉良,非用他故,但以死人张叔敬薄命蚤死,当来下归丘墓。黄神生五岳,主死人录,召魂召魄,主死人籍。生人筑高台,死人归,深自埋。眉须以落,下为土灰。今故上复除之药,欲令后世无有死者。上党人参九枚,欲持代生人,铅人持代死人。黄豆瓜子,死人持给地下赋。立制牡厉,辟除土咎,欲令祸殃不行。传到,约束地吏,勿复烦扰张氏之家。急急如律令。”公元173年早于曹操墓的建造时间,文中“黄豆瓜子”一句,应该可以拆分出“黄豆”和“瓜子”二词,“黄豆”作为一个独立的词语是毫无疑问的了。
南京师范大学黄征教授说,“黄豆”一词除了上述例证,在别的文献中也并非毫无踪迹。《齐民要术》卷二《大豆第六》:“大豆有黄落豆,有御豆,……小豆有菉豆、赤、白三种,黄高丽豆、黑高丽豆……”因此出现“黄豆”一词是汉语词汇史的自然之事,没有丝毫值得惊讶的。古人说的“黄豆”就是黄颜色的豆子,后来叫多了,才固定为现在的“黄豆”(南方人叫做黄豆,北方人叫做大豆,南方人把蚕豆叫做大豆);“瓜子”就是瓜的种子,古人的磕牙小吃,现在有的地方把葵花籽叫做“瓜子”是“瓜子”一词的意义引申(或者叫做“滥用”),就像“相公”本指宰相之类,后来连卖油郎也叫“相公”了。
专家指出,虽然大家都想找到造假铁证,但是铁证是否真的很铁,要经得起检验才行。如果只是起疑,提出质疑,说那个时候是否有“黄豆”之称,请教于人,那是学者态度;自己都无法断定的事,硬说绝对没有,高调“打假”,结果还是自己弄虚作假。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