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博览会10月亮相京城 成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群贤毕至,重宝咸集。”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这样评价即将召开的文物博览会。作为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重点板块之一,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0月21日-25日在北京光华路5号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分会场)举办,主会场为高端文物艺术品展览,分会场为文化艺术博览会。


  “随便拿出一件都是国宝级的!”


  元青花云龙纹罐、宋代空山归巢图轴、清乾隆御览之宝玉玺……这些曾创下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世界纪录的稀世珍品,都将在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上集中亮相。


  昨日,博览会组委会对外发布了部分展品目录,引起了文物艺术品界一片惊讶和赞叹。一位在场专家指出:“随便拿出一件都是国宝级的!”


  据了解,此次博览会主会场的展览部分,共有古器物、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油画三个板块。


  古器物的瓷器类中,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首次在国内露面的南宋官窑菱花洗。类似的南宋官窑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存世量也极其有限。玉器杂项类展品中,“乾隆御览之宝”青玉玺无疑是重中之重,这件宝玺是乾隆鉴赏历代书画专用的两枚同文印玺之一。


  古代书画部分的展品均为来自北美和两岸三地顶级藏家的精品,包括宋代以来宫廷画家作品、明清帝王翰墨和明清著名文人画等,有些珍藏是首次公开展出,例如元代赵孟頫摹本《兰亭序》;有些是历次拍卖会上出现过的创纪录的名家名作,例如明吕纪的《红梅斑鸠图》。


  油画作品分为写实画派和当代艺术两类。写实画派中以陈逸飞的《江南》、王沂东的《春袭羽萍沟》、艾轩的《圣山》、杨飞云的《红》、冷军的《小罗》等为代表;当代艺术也选择了曾凡志、岳敏君等人的作品。


  世界级文物艺术品展览品牌


  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始创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作为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国际性、高端性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品牌。据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组委会副秘书长、北京商报社常务副总编辑李海介绍,在首届博览会举办的短短一周时间里,好评如潮,包括四座圆明园“兽首”在内的百余件文物珍品惊艳全场,乾隆粉彩镂空六方套瓶等珍品博得了鉴赏家们的高度评价。国内外文物收藏界一致认为,中国内地终于拥有了一个世界级的文物艺术品展览品牌。


  随着本届文物博览会的各项筹备工作进入尾声,瓷器、玉器、漆器、书画、珐琅……来自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地的数百件顶级文物艺术品正逐一运抵北京,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收藏家也将携重器组团参展,带来各自“压箱底”的宝贝。据了解,在这次堪称世界顶级水平的中国文物展会中,很多展品是首次在亚洲展出。


  北京将成“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作为文物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主题为“人文北京·典藏世界”的高峰论坛将于10月23日举行。论坛尚未开幕,议题就已经成为热议焦点,“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处于什么地位”、“如何引导成熟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理念”、“金融资本如何分享艺术品盛宴”……来自国内外顶级博物馆、中国拍卖管理机构、国内外拍卖公司、企业收藏投资机构、金融投资机构的代表都将登上讲台,就这些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表观点。据于平介绍,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中国故宫博物院、苏富比拍卖公司、泰康人寿、民生银行等机构的负责人将做精彩演讲。


  “人文北京·典藏世界”——此次文物艺术品博览会的主题昭示着北京正向“世界城市”目标大跨步迈进。于平指出,2009年,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高达125.95亿元,占据全国55%的市场份额。从伦敦、纽约、香港,再到北京,地区购买力决定着文物艺术品中心的迁移。从国际影响力来说,北京正与香港、纽约、伦敦平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天下,将成为“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