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中东河公共艺术品露脸 主打南宋文化和市井民俗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望仙桥匝道《字书画印》不锈钢浮雕(位于中河边,中河路和望江路交叉口,高架匝道侧壁):高架引桥的大幅立面,给展示南宋书法文化提供了良好的环境。引桥整体构思,把朱熹、陆游、李清照等十名南宋杰出的人物及其代表作,用书法形式,再现了南宋时期的文人风骨与书法艺术的高度。营造出一种依云水之势,漂浮在历史长河的意境。


  “午满扁舟花底,香满西湖烟水,急雨打篷声,梦初惊,却是池荷跳雨。散了珍珠还聚,聚作水银窝,泻清波”。杨万里的一首《昭君怨》写就的分明是杭州夏日雨后的清新静谧。而今,你走到中河仙林桥边,中河上桥匝道侧壁上就印着这首词。绢色的底子,石刻的浮雕大字遒劲有力。这是新中东河3处有装饰的匝道之一。


  昨天记者沿中东河走了走,发现相当多的公共艺术品都露脸了!中河边的望仙桥匝道、仙林桥匝道和盐南桥匝道独特的“匝道艺术品”最吸引眼球。


  新中东河在历史文化艺术方面,主打南宋文化和市井民俗。将有三大方面的看点:


  A 沿线桥梁附近的雕塑和景墙小品。


  其中中河边的作品主打南宋文化,从史料、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入手,以书院文化、金融文化、民族和谐文化、南宋瓷器文化等通过串珠成链的方式整合在同一种氛围之中层层展开。东河以市井民俗文化为设计源头,结合东河各个节点、公园、历史街区的人文气息,围绕东河“市井生活回溯”,挥洒出一幅温馨怀古、浪漫生动的历史画卷。两河共将增加各类浮雕、景墙、地雕等文化节点近40组,每组作品都和这一地块曾经的历史相关联。


  B 书画上墙。


  在3处中河高架桥引桥匝道(分别为望仙桥、仙林桥和盐南桥)的侧壁上用浮雕的形式再现南宋时期文人的风骨与书法艺术的高度。


  C 中东河沿线桥下14组浮雕。


  夜晚灯光映射,通过浮雕与线形涟漪的巧妙组合,以灵动之美再现南宋时期中河水清鱼跃的怡人环境,也寓意了中东河综保工程要实现水清、岸绿的目标。目前作品都已成形,只待亮灯。


  国庆节,无论是坐船还是岸边散步,让我们一起品味城市的古韵幽香。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