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冈大景区竣工迎客 投资17.68亿新增四景点
投资17.68亿元 治理220万平方米 新增四大景点 形成四个功能服务区
——“昙曜铜像”揭幕,《水经注》云冈景致再现
(记者赵志成)9月20日上午,在云冈昙曜广场,云冈大景区竣工庆典及“昙曜铜像”揭幕仪式隆重举行。此举标志着云冈石窟大景区,经过近一年半艰苦卓绝的建设,在第九届中国(大同)云冈文化艺术节开幕之际,向世人展露出佛教圣境和北魏皇家园林的恢宏景象,也使世界文化遗产云冈石窟的惊人壮美之景得以完美再现。
2009年初,大同市全面启动云冈石窟周边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工程治理区域220万平方米,投资总概算17.68亿元。其中,核心景区投资概算6.2亿元,建设面积67万平方米;辐射景区投资概算3.8亿元,建设面积160万平方米,含339公路改道、山坡道路绿化、十里河治理等,较原来扩大约2.6倍。拆迁和安置工程总投资概算6.6亿元,总面积24万平方米,涉及云冈石窟周边一镇六村,共4740户,安置面积34.5万平方米。该项工程共有国内7家知名设计单位参与设计,28家施工单位进行同期建设。
如今,《水经注》中所描述的“山堂水殿,烟寺相望,林渊锦镜,缀目新眺”的佛教圣境和北魏皇家园林的恢宏景象已然重现。“走佛光大道、赏山堂水殿、观地域文化演艺……”新增的“马识善人”雕塑广场、十里河景观湖、“山堂水殿”寺庙群、陈列馆(演艺中心)四大景点,让人流连忘返;云冈研究院、“唐宋”商业街、多功能游客服务中心、“林荫”式大型停车场四大功能服务区环境优雅,基础完善。
据工程指挥部工作人员介绍,为了让云冈石窟充分体现昔日北魏皇家寺院和皇家园林的气象,景区绿化工作首先突出了花木品种的多样性,山杏、丁香、榆叶梅、五角枫与各种乔木、灌木、草坪巧妙穿插,做到了“乔灌草搭配、红黄绿协调、叶果花结合”。从“石鼓寒泉”到“杏林春早”,从“叠石驳岸”到“绿袖拢浪”,从“西天梵音”到“山堂水殿”,绿化设计各有侧重,让游客在不同的地段,感受不同的景观效果和人文气息。大手笔、大气魄足以让每个人为之振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