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迪威日记中的蒋介石 被称为挂名首脑"花生米"
蒋介石夫妇与史迪威的合影
二战时期,美国人史迪威将军作为盟军中国战区参谋长,曾在中国抗战史上发挥过重要作用,但他和蒋介石之间的矛盾,也是众所周知的。二人不断就军队指挥权问题、美援物资的支配问题、滇缅战争的战略决策等问题发生冲突。最终,蒋介石向美国总统提出撤换史迪威。
史迪威很喜欢在日记中把蒋介石称为“花生米”,那么,这个“花生米”在他的日记中,究竟扮演怎样的角色呢?
1944年10月21日,史迪威登上飞机,他站在舱门口,向重庆阴云翻卷的天空望了最后一眼。这是他和中国的永别。
1945年8月15日,日本无条件投降,随后史迪威出席了在“密苏里”号军舰上的受降仪式,又在琉球群岛上亲自主持了日本的投降仪式。这正是对他在缅甸的卓越战功和在琉球群岛作战巨大贡献的回报。他曾要求再次访问中国、探望老友,却遭蒋介石拒绝。史迪威十分失望,他深深感到“(蒋介石)不希望我踏上亚洲的大陆……可能蒋介石认为我会掀起一场革命”。后来他在一封信中写道:满洲的情况难道不是奇观吗?这使我渴望甩掉手中的铁锹,到中国去扛起枪同朱德一道打仗。
史迪威经常在日记中把蒋介石叫做“花生米”,在1943年1月19日的日记中,他这样写道:
金钱、影响和职位是领导人唯一考虑的事情。阴谋诡计,欺骗出卖,虚假报道,索要他们能得到的任何东西;他们独一无二的念头是让别人打仗;对他们的“英勇斗争”做假宣传;“领袖们”对人民漠不关心。懦弱蔓延,勒索至上,走私漏税,全然愚蠢无知的参谋机构,无力控制派系争斗,继续压迫民众。拯救他们的唯一因素是老百姓的麻木服从。“知识分子”和富人把他们宝贝的崽子送去美国,农家子弟离家去死──没有关怀、训练或领导。而我们则处于这样一种位置:只能支持这个腐败的政权并赞美其挂名首脑,那个英明的爱国者和战士——“花生米”。天啊。
在一个美国职业军人的眼中,几乎人人都在蒋的面前唯唯诺诺,大气也不敢出。史迪威曾和蒋一起进餐,就领教了“那种气氛”:
很简单的饭菜,没有什么仪式,但是天啊!那种气氛。在这个至高无上的人面前没人敢说一句话或发表一个观点。寂默一直延续到一颗智慧之珠落下,或是某个鲁莽的外国人询问西瓜是否出自哈密。你从僵直的姿势和紧张的表情中可以想见,汗水正从这些家伙的后背淌下。
另有一些小事也暴露了蒋性格中易怒、琐碎的一面。开罗会议归来不久,1943年12月的某一天,蒋出席陆军大学毕业典礼:
在“花生米”登上讲坛时乐队指挥数着1─2─3,不幸的是乐队在数到2时就奏起了音乐。“花生米”怒气冲冲地让乐队停止演奏,对乐队指挥一阵大骂:“要么开始就奏乐,要么从3开始。别从2开始!”后来,一个发言人从裤兜里掏出了讲稿。这又惹火了“花生米”。他对他一阵大骂,对他说,在外国你可以往裤兜里放手帕但不能放讲稿。讲稿应放在外衣的下兜,如果是秘密的就放在外衣的上兜里。再后来,有个人在仪式的过程中绊了一下,“花生米”大怒,大叫道他应该枪毙……枪毙,用他最高的声调重复地喊着。
当蒋介石和史迪威之间陷于僵局之时,出面周旋的是宋氏姐妹,战争和政治仿佛只是她们的“家庭事务”。于是,史迪威在1944年9月25日的日记中记道:“花生米”越来越不像是个独裁者,倒更像是个政治上的骑墙派。他除了树立了他的声誉之外没有什么权力,他的家人了解这一点。……再者,“花生米”要比我所想的更加反复无常和怪诞。
好景不长,1944年10月,史与蒋的冲突已不可调和,史最终被解职离开中国。9月26日的史迪威日记不无凄凉:
两年零八个月的奋斗,得到的是一个嘴巴。日本人广播说我阴谋废黜蒋介石,自己在中国当王。聪明极了。仅此就可使蒋介石产生疑团(或是重庆制造的,以使他的行为显得有理)。(摘自《人物》)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