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价超50亿元国宝文物10月集体亮相京城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0月21日至25日开幕

  作为第五届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重点板块之一,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将于10月21日至25日在北京国际会展中心(主会场)、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分会场)隆重举办。主会场为高端文物艺术品展览,分会场为文物艺术博览会,其中主展场的展览部分,共有古器物、古代书画和近现代书画、油画三个板块。期间,将有顶级文物展览、高端收藏论坛、艺术品展销及文物精品鉴赏会等一系列文化活动。


  据介绍,将在此次博览会上亮相的都将是国宝级文物,其总价值超50亿元。展品分别从纽约、伦敦、法兰克福、东京等地运抵,来自中国台湾和中国香港的收藏家也将携藏品参展,涵盖了中国古代书画、瓷器、漆器、玉器、珐琅器、古董家具等,很多展品是首次在亚洲展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元青花凤纹梅瓶


  北京市文物局副局长于平介绍,博览会还将在23日举办主题为“人文北京·典藏世界”的高峰论坛。论坛分为四个板块,届时来自海内外的文博界高层人士、专业收藏机构、国内外著名拍卖业人士和顶级收藏家,将齐聚一堂,就北京在全球艺术品收藏市场中的定位、如何引导成熟的中国文物艺术品收藏理念、金融资本如何分享艺术品盛宴、在北京迈向世界艺术品交易之都的进程中,博物馆的定位与思考等业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发表观点,进行深度交流。英国大英博物馆、美国大都会博物馆、上海博物馆、苏富比拍卖公司、泰康人寿、民生银行等机构负责人,都将出席本次论坛。


  于平表示,2009年,北京艺术品拍卖市场总成交额高达125.95亿元,占据全国55%的市场份额。从伦敦、纽约、香港,再到北京,地区购买力决定着文物艺术品中心的迁移。从国际影响力来说,北京正与香港、纽约、伦敦平分中国文物艺术品的天下,将成为“全球第四大艺术品市场”。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江春波款”伽南木山水


  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始创于2007年,每两年举办一届。作为中国北京国际文化创意产业博览会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国际性、高端性成为北京文化创意产业的重点品牌。


´,´

  详细看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宋官窑菱花洗


  古器物板块 南宋官窑菱花洗国内首次露面


  在古器物板块中,特别值得提及的是首次在国内露面的南宋官窑菱花洗;类似的南宋官窑器,在世界范围内的存世量也极其有限。而元青花则是近年来一直倍受关注的话题,这次展出的一件元青花海水龙纹大罐和一只元青花凤纹梅瓶,均为国内藏家从海外著名拍卖公司竞拍回归的。同样产自景德镇的元代釉里红祈雨图大罐更是扬州文物商店的镇店之宝。此外,代表明清官窑极高水平的明永乐缠枝葡萄纹大盘、清雍正黄釉青花缠枝莲纹梅瓶、清乾隆粉彩百蝶抱月瓶、清乾隆桃红地粉彩包袱结四系瓶等,也均为在博物馆都难得一见的顶级藏品。


  玉器杂项类展品中,“乾隆御览之宝”青玉玺无疑是重中之重的一件。这件宝玺是乾隆鉴赏历代书画专用的两枚同文印玺之一,从圆明园遭英法联军劫掠流失后,先是被台湾著名收藏家蔡晨男竞拍回台岛,后又被国内著名收藏家斥巨资竞拍回到大陆。还有一件清乾隆白玉金刚铃,目前在全球范围内仅发现三件。此外,清乾隆御制诗白玉牺觥、清乾隆白玉夔纹圭、清乾隆青玉象(一对)、清乾隆“赐恭亲王玉”白玉雕龙纹双耳衔环盖炉、清乾隆白玉浮雕兽面纹凤耳衔环带盖瓶,均为宫廷玉作珍品,也大体经历了同样的命运回到祖国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清乾隆缂丝胄甲


  康熙龙纹缂丝软甲,由于内嵌上万块小钢片,极难搬运。为了参加这次盛会,藏家用专机运抵北京。与这件御用的铠甲同时展出的还有一柄乾隆宝刀。这柄铸有“天字十七号”,名为“宝腾”的佩刀,当年应为乾隆皇帝专用之物。


´,´

  珐琅器是从唐代开始传入我国的,元代时已经达到很高水平。明宣德年间的御用监开始大量烧造掐丝珐琅,景泰年间成为北京著名的高档工艺品,被后世称为“景泰蓝”。这次重点介绍两件清代宫廷制作的珐琅器:一件为清雍正铜胎西洋人物图画珐琅,一件为清乾隆掐丝珐琅夔纹尊。这两件精彩的珐琅器,无疑非常有代表性,也绝对够得上珐琅器珍品。


  历代宫廷制品之所以倍受藏家青睐,料不厌其精,工不厌其细是重要原因。例如展品中的明永乐铜鎏金文殊菩萨像和铜鎏金莲花手菩萨像,均刻有“大明永乐年施”款识,是典型的明初宫廷藏式造像。其面容端庄,身形呈“三折枝”,标识、肩花、璎珞等等皆精细无比。


  竹木牙角器中值得注意的至少有三件:明“六顺堂”款夔纹犀角杯、清初“尤侃”款富贵双吉犀角杯、明“江春波制”刻款枷楠木雕山水人物图笔筒。尤侃又叫尤通,清宫著名雕刻家之一。枷楠木属于名贵香料,常见为朝珠、手串,制成笔筒的极其罕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乾隆剔红春字捧盒


  清乾隆朝的雕刻可以用至精至繁来形容,清乾隆雕漆剔红春字大捧盒、清乾隆雕漆剔红山水大捧盒,就是刻工至繁的例子;乾隆紫檀雕缠枝莲纹框嵌玉石莲纹挂屏,应当是至精的例子了。


  古代和近现代书画板块 元代赵孟頫摹本《兰亭序》首次展出


  在古代和近现代书画板块中的展品,均为来自北美和两岸三地顶级藏家的精品,包括宋代以来宫廷画家的作品、明清帝王翰墨和明清著名的文人画等。其中,有些珍藏是首次公开展出的,例如元代赵孟頫摹本《兰亭序》、元代盛懋《赠吴镇山水团扇》;有些则为历次拍卖会上出现过的创纪录的名家名作,例如明吕纪《红梅斑鸠图》。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仇英-莲社图


  明宣宗朱瞻基(年号宣德)是中国历史上继唐太宗、宋徽宗之后,又一个能以书画成就著称的帝王,山水、花卉、翎毛,无所不能,但传世画作除故宫之外罕见。过去,北京大收藏家张伯驹先生藏有一帧《梅花图》。本次参展的这幅《墨梅图卷》作于宣德七年(1432),为张大千先生旧藏。清高宗弘历(乾隆)也是一位能诗善书的帝王,但诗书比较常见,画作很少见。本次展出的《汉柏图》尺幅虽不大,却很有气象。


  如果提及明代的文人画,“吴门四家”肯定是绕不过去的。这次展览中比较有代表性的作品就有沈周的《水涯访友图》、文征明的《吴山秋霁图》、唐寅的《红树白云图》、仇英的《莲社图》等。其实,当时苏州画风之盛、影响力之大,不是仅仅这四位就能悉数代表的,例如周之冕就是一个。他的《百花图》长达17.17米,其上“乾隆五玺”外,还钤有“嘉庆御览之宝”和“宣统御览之宝”,因此,应当是溥仪出宫前后才流散到民间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瑞应图局部


  此外,徐渭的《蕉石牡丹图》、陈继儒的《云岩萧寺图》、谢时臣的《寒山万木图》、董其昌的《仿北苑溪山亭图》、陈洪绶的《甁花图》、崔子忠的《稚川移居图》等,都是难得一见的精品。


  钱维城的《菊花图》和郎世宁的《平安春信图》可以作为清代宫廷绘画的代表,再就是“四王吴恽”、“扬州八家”,此次展会均有顶尖作品面世。


  近现代画家以齐白石、张大千为最著称。此次展览中齐白石山水画《乘风破浪》和题有李宗仁上款的《秋声秋色》,张大千的《白帝彩云图》等,又都是极品。徐悲鸿和林风眠均为著名的美术教育家和成就彪炳的画家,《双马》、《瓶花仕女》大体上就是大众眼中这两位大师作品的缩影了。


  此外,还有几位大师的顶级作品,如金陵傅抱石的金碧青绿山水《江山如此多娇》、西北(长安画派)黄胄的《草原逐戏》、海派吴昌硕的《花卉十二屏》以及李苦禅先生的《双鹰图》等。


´,´

  油画板块 写实画派和当代艺术名作参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傅抱石-江山如此多娇  


  在油画板块,将当代的油画作品分为写实画派和当代艺术两类。写实画派中以陈逸飞的《江南》、王沂东的《春袭羽萍沟》、艾轩的《圣山》、杨飞云的《红》、冷军的《小罗》、郭润文的《战士》、龙力游的《七月晨光》等代表;当代艺术也选择了曾凡志、岳敏君等人的作品。


  第二届北京中国文物国际博览会(分会场)在中国国际贸易中心展览馆1、2号馆举行。在面积为5500㎡的分会场共设有展区53个,全部按照参展单位需求进行特色装修。现场采取有展有销的形式,集中亮相。分会场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文物商店、拍卖公司共襄盛举。北京市文物公司、扬州文物商店、上海兰馨文物商店、厦门文物商店、北京华辰拍卖有限公司、北京荣宝拍卖有限公司、北京永乐国际拍卖有限公司、北京长风拍卖有限公司、北京中都国际拍卖有限公司等多家文物商店、拍卖企业将携重器到场参加展示。


  2、港台及海外一些公司携众多回流文物参展。本次的港、澳、台、美国、日本参展商共20余家,占了参展商总数40%的。


  3、展区内首次设立奢侈品区。在展场北侧,将首次设立1000余平米的奢侈品展区,时尚奢华的名车、珠宝与高雅古朴的古董珍玩相应生辉。


  4、设制VIP专场活动。本次展会还将首次举办VIP专场,邀请业内人士、特别买家先睹为快。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