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红楼梦》引发相关产业链的运作

新版电视剧《红楼梦》在服装、道具、场景等方面投入巨大,力求重现大观园的奢华生活场景。图为《红楼梦》剧照。

两百多年前的曹雪芹先生可能从没想过,他的“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会掀起如此大的波澜――相关书目不下千种,一部电视剧耗资上亿元……

时代更迭,我国的“红楼迷”从未缺席,他们存在于各个阶层,每人的家中、内心都珍藏着一个版本的《红楼梦》。与以往不同,2010年各路与《红楼梦》相关的文化产品都“媒体味儿”十足,电视台、出版社、网站形成更紧密的互动关系,成为推动“全民红楼”的全方位的平台。从文化产业的角度来看,《红楼梦》是我国宝贵的文化资源,透过对这一资源的开发与运作,可以窥见我国文化产业发展中的诸多特点。

出版:一“石”激起千册书

记者在一位红学爱好者的博客上看到一份目录,与《红楼梦》相关的书共计千余本。北京图书大厦网络书店上登记在册的《红楼梦》相关图书也超过了700本。这样庞大的“图书群体”不可小视。

电视台播放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图书市场亦有反映。北京图书大厦推出了《红楼梦》主题图书专区;7月份以来,相关书籍扎堆出版。电视剧对图书出版的影响有多大?北京龙门书局副总编辑田旭告诉记者,“电视节目或电视剧热播,可带动畅销书销售的爆炸式增长。”他以电视剧《蜗居》为例分析,如果电视台不播放该电视剧,那么这部小说一个月可能只能卖出100册,电视剧热播后,小说可以卖出10000册。但是对于《红楼梦》这样的名著,其相关书籍由电视媒体带动的销售并没有太过悬殊的差距。除某些畅销书外,电视剧播出前后,书籍销售的差别大约在10倍左右。

今年7月,龙门书局出版了《蔡义江新评红楼梦》。“目前来看这本书的销售情况还不错。”田旭表示这本书专为红楼爱好者策划出版,虽然龙门书局一直从事教辅书的出版,对《红楼梦》相关图书的发行渠道并不熟悉,但是他预计中国的“红楼迷”至少有200万人,这本书卖出2万册,绝对没问题。而随着第二轮《红楼梦》的播放,销售情况将更为乐观。

田旭认为,对《红楼梦》相关书籍的宣传其实并不复杂。通常电视台的节目、电视剧先播出,形成一定的宣传效应后才出书。如果只想提高销量,只要把《百家讲坛》的专家都拉来写书就行了。他同时认为,虽然“借势”很重要,但是书籍发行在宣传策略上也还是要下些功夫。首先,图书的“卖相”很重要,版本的选择、装帧设计等应该有讲究。其次,出版商需要持续地在红楼爱好者常去的网站发些宣传的帖子。“当前《红楼梦》相关图书的出版中也有些问题,比如,某些研究偏离了《红楼梦》本身,有可能会误导读者。”

目前图书市场上与《红楼梦》相关的书籍可谓门类繁多。田旭把它们分类为青少版和成人版,成人版中又有大众版、爱好者版及学术版。“目前有四、五家出版社出版青少版《红楼梦》书籍,内容上没有太大差异,而且都在教辅类的书架上销售。”田旭指出,“真正具有市场潜力的还是针对爱好者的版本。”

电视剧:已跨入资本时代

时隔23年再拍《红楼梦》,我国的电视剧运作机制已经发生了巨大变化。

改革开放初期,我国电视剧制作都是由国家拨款,电视台制作。上世纪90年代的电视剧投资方主要还是政府,由像中央电视台电视剧制作中心、北京电视台制作中心这样的机构来承担制作任务,但民营的电视剧制作公司已经开始悄然发展。2000年后,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逐步成为电视剧投资市场的主力,影视剧制作的市场化水平日益提高,融资机制的形成,风险投资、银行授信、上市以及版权质押等电视剧投资方式的创新越来越多。“这一过程是与文化产业的发展同步的,可谓水到渠成。”北京电影学院管理系系主任俞剑红对记者说。

即使在投资额度不断创出天文数字的今天,新版电视连续剧《红楼梦》的投资力度也可谓是巨资。但据媒体报道,在1亿元的总投资规模下,电视剧在拍摄过程中的资本运作并不顺利,甚至一度出现了资金断流危机。俞剑红认为,个别案例确实存在资本运作不畅的情况,但就目前的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的电视剧市场并不缺资金,缺少的是好的剧本和创意。

目前,除了一些比较活跃的民营电视剧制作公司,许多房地产企业、IT企业也都有意进行电视剧方面的投资,私募股权基金更是一种新兴的影视融资方式。在俞剑红看来,“联合出品”将来也许会成为解决电视剧资金问题的一条途径。“现在很多电视剧都采取预售的方式,在剧本大纲出来以后,即与电视台进行沟通。电视剧开拍的时候,协议就签了,这也算是一种变相的版权质押方式。”

然而从四大古典名著为代表的一波波翻拍热潮中我们也可以发现,当前我国电视剧制作领域的优秀剧本、创作团队还是很缺乏。

“在电视剧的创作过程中,投资往往分为两半。前期一般是电视剧公司进行创作,真正进入拍摄期才与各种投资方进行洽谈合作。制作公司对电视剧的制作方式也很多元,按照正规的运作,他将提供一个预算。但拍的时候,如果出现要追加预算的情况,超出了制作公司的投资预期,就可能会出现问题。”俞剑红说。另外还存在一种情况,就是有一些特别希望上市的电视剧制作公司,为了提高业绩、增加现金流,至少要完成9到10部电视剧的制作。在这样的情况下,剧本被孵化出来的可能性就大。

上世纪80年代,我国电视剧的主要市场只有电视台,由于盗版泛滥,音像产品的收益一直不好。最近几年,电视剧的收益开始不止于电视台购买,“从目前来看,电视台的购买及网络播放是电视剧取得收益的主要方式。”俞剑红说。

而在“走出去”方面,我国的电视剧还是受社会文化的影响比较重。北京一家电视剧制作公司的董事长对记者说,我国的伦理剧、反腐剧等一些热播作品在国外推广都有难度。“但也要看题裁,《三国演义》在日本卖得就很好。我国的电视剧向欧美输出比较少,但在东南亚销售不错。”俞剑红说,未来诸如三网融合成为现实后,手机收看电视剧尽管有一定局限性,但很可能会成为电视剧传播的一个重要途径。

俞剑红建议,虽然我国目前电视剧产业链尚不完善,但除了收视率和电视剧版权价格外,还应该着眼于产业链上,如果在电视剧中能成功运用植入营销和衍生产品的开发,那么收益就会相当可观。

网络:影视剧的又一片蓝海

国外版权市场的多渠道及多元收益方式一直为我国电视人所羡慕。近两年,我国电视剧的网络版权销售陡然升温,热播剧的单集网络版权也从3、4万元直升到10万元以上。即使存在售价高等问题,但是依然可以看出,互联网可以承担起影视作品又一播出平台的重任。最近,国家版权局开展了第六次专项整治行动。此前的五次行动中,共关闭1198个非法网站,这也对网络环境的规范起到了作用。

“正版化”以后,网站该如何应对影视作品的高售价?

在网络视频节目正版化的发展过程中,酷6一直是坚定的倡导者之一。与北京电视台播出的新版电视剧《新红梦》互动,酷6推出了《酷6最红楼》的专栏,栏目设置中除了常见的视频欣赏,网友反馈及新旧版电视剧的对比外,还包括各种关于新版《红楼梦》的新闻播报。“目前,《酷6最红楼》已经把栏目的成本都收回来了。”酷6网娱乐频道主编周琴对记者说。

周琴介绍说,酷6自制节目中的《红楼十二拆》在北京电视台播出,《娱嘴吐不出红楼》邀请了专家和相声演员。“视频网站也可以像电视剧一样去进行广告冠名。”她说,栏目主要还是通过广告销售来达到收支平衡。

“现在这个栏目的点击量和在线量都实现了成倍增长,”周琴介绍说,栏目全部由酷6的团队针对不同的网友群体设计,具体包括邀请老版《红楼梦》及新版《红楼梦》的演员及知名作家参与节目,在话题的设置上也考虑到了互联网与电视栏目的差异。

很多80后、90后可能还没看过《红楼梦》原著,对于作品的感知主要是来自于电视剧和网络评论等。对此,张琴表示,愿意关注由现实社会引发出的一些关于《红楼梦》的讨论。

目前,《红楼梦》刚刚开始首轮播出,按照惯例,在其后的第二轮播出中,各家电视台一定会竞相播放。“下一步,我们还将与天津卫视等地方台进行合作。”周琴满怀信心,期待更好的收益会在不久之后出现。

责任编辑:慧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