省图发现清代交通图 158年前衡阳至长沙怎么走?

 

湖南图书馆发现的清代衡阳至长沙交通图。图/湖南图书馆提供

 

    1852年,正值清咸丰二年。当时,作为湖南的首府,长沙与外界的交通状况如何?湖南省图书馆研究馆员沈小丁近日发现的一张清代交通图显示,长沙对外交通已较为发达,其与湘潭、衡阳等地均有水陆交通可至。
    
    新开铺,清朝人也这样叫
    
    沈小丁介绍,湖南图书馆藏的清代衡阳至长沙交通地图,原图藏在英国国家档案馆,为纸质,长67厘米,宽39.5厘米。湖南图书馆收藏的是原图的复制品。据专家考证,这张地图绘制时间是1852年。
    
    地图标明为上北、下南、左西、右东。南止于衡州府城,北及长沙之北的三叉矶,东起江西界,西止于宁乡县与南岳的连线。“从图上内容看,它已经清晰绘出省城、湘潭县、攸县、茶陵州、浏阳县、衡州府等各城及它们之间的交通道路。”沈小丁特别提到,图上重点标出了长沙至衡州各州县之间的水路交通里程。
    
    记者发现,这张交通图上出现的地名与当下基本一致,其中以衡州府、衡山县、安仁县、攸县、醴陵县、湘潭县为中心,分别记载了6地至其他各地水陆交通里程。而在提及长沙周边所在时,还出现了猴子石、新开铺、金盆岭、妙高峰等如今仍在使用的地名。
    
    湘潭到长沙,水陆里程都是百里
    
    作为当时的省城,长沙的水陆交通已较为发达,此次发现的交通地图则重点介绍了湘潭与长沙的交通情况。沈小丁发现,图中标示的长沙与湘潭之间的水陆历程均为100里。
    
    就陆路而言,“湘潭县至善化县治,可以由湘潭县城观湘门过大河东岸。”由此经板塘铺、团山铺、蒿塘铺、昭霞铺、暮云铺、回龙铺、大托铺、黑石铺、新开铺,最后至长沙城南门,这些地点每两个间隔10里。
    
    这张交通地图还显示,湘潭水路至长沙也是100里。沿湘江西岸舟行,则由湘潭县城观湘门起,过文昌阁、竹铺港、鹞子岩,以至炭塘子皆湘潭界。再沿湘江下行则到了坪塘,离长沙30里。接着是观音港、见家河口,离长沙15里。
    渔湾市以至溁湾市皆善化县界。溁湾市对岸即长沙城大西门,该处为往宁乡、益阳、常德驿路,其河边有渡船数10只。令将渡船移15里,在长沙县地界土名三叉矶停泊,以通行人。这里则与长沙城北门相对。
    
    沈小丁说,由于当时只有帆船,如果从湘潭出发到长沙约需要花上一天的时间。
    
    【相关链接】

 

    图中记载的部分交通里程
    
    衡州府:至衡山县水路165里、陆路100里,至安仁县陆路100里。
    
    衡山县:至攸县陆路290里,至湘潭县水路270里、陆路155里。
    
    湘潭县:至浏阳陆路200里,至省城水陆路各100里,至醴陵县陆路160里,至宁乡县陆路180里。
    
    安仁县:至茶陵陆路80里,至永兴县陆路120里,至攸县陆路60里。
    
    醴陵县:至长沙城陆路180里,至浏阳陆路195里。
    
    攸县:至茶陵陆路80里,至醴陵县陆路180里。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