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雅·汉字—翰墨千秋书法篆刻展
时间:2010年9月16日——9月21日
地点:北京劳动人民文化宫(太庙)
内容简介:集中展出当代书法篆刻名家的艺术作品。参展艺术家均为当代书坛的佼佼者,其作品既延续了书法篆刻艺术的传统脉络,又在笔锋流转、刀光石影之中传承了中华民族的文化之魂。
中国书法以笔、墨、纸等为主要工具材料,通过汉字书写,以特有的造型符号和笔墨韵律,融入人们对自然、社会、生命的思考,从而表现出中国人特有的思维方式、人格精神与性情志趣。历经300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国书法已成为中华文化的代表性符号。
“大道至简”,中国书法以至简至赅之形体呈现至博至深之内涵。书法用简单的工具——一笔,一墨,一纸,来成就单纯的“一划”, 而这单纯的“一划”,穿越古今,遨游天地,寄托了中国人太多的情感,构筑起中国人重要的精神生活空间,体现出自然、社会、历史、民族、哲学、道德的复杂内涵,它“发天地之玄微,宣道义之蕴奥,继往圣之绝学,开后觉之良心,功将礼乐同休,名与日月并曜。”
在传统艺术中,没有哪一样如书法这样能如此深入到中国人传统生活的方方面面,无时无刻不与日常生活发生千丝万缕的联系,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发挥着如此重要的作用,也没有哪一样如书法一般对作者提出了如此之高的综合要求,除了技术层面的因素、个体的性格、人生经验以及生命感悟,还要有哲学、美学、文学等与中华文化相关的素养高度,这样的高度需要人们预付一生的生命,达到最后的“人书俱老”。
起源于契刻的汉字与中国的篆刻艺术有着密切的承袭关系。中国篆刻艺术是汉字艺术独特的表象方式,并且具有着不可取代的实用价值和审美价值。在汉字艺术的发展当中,篆刻艺术以其特殊的形式包容、阐述和表现着中国悠久的历史和辉煌的文明。
“忽然绝叫三五声,满壁纵横千万字。”自然万状、胸中块垒、民族品格,都寄寓于这一毫管,这一笔墨。几千年来,中华文化的血脉借助于这一笔墨汩汩流淌。中国书法的这“一划”穿越于天地之间,遨游于古今之时,成为中国艺术核心的核心,成为栖息中国灵魂的永恒园地。
大陆与台湾,虽然在地理上相隔,但我们依旧说着同样的语言、书写着同样的汉字、遵循着同样的祖训,使用着同样形式的印章。绵延几千年、已经融进血液里的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这一文脉,并不能因为几十年的分离而就此隔断。以汉字为书写对象的书法,是中华文化的重要载体,成为联结中华民族精神的重要纽带。两岸的书法艺术,虽然有各自的发展轨迹,却殊途同归,同样是以中华传统文化精神的呈现为旨归。
“雅尚•汉字:翰墨千秋书法篆刻展”——作为由中华文化联谊会、中国艺术研究院与台湾文化总会联合主办的“两岸汉字艺术节”的重要活动之一,将构筑一个海峡两岸书法和篆刻艺术的展示和交流的平台,充分展现了当代海峡两岸的创作风貌,对延续汉字书写的文脉,增进两岸人民的情感,促进两岸人民的文化认同,推动两岸学术、文化和艺术上的繁荣和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