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城一景“赌青皮” 文玩核桃也火爆
市场中的青皮核桃
“赌青皮”市场火爆
中国人把什么都叫文化,玩也是一种文化。随着北京最早出现的官园花鸟市场的关闭,三环十里河花鸟市场人气也日渐火爆。周末到十里河逛逛,这里的东西还真是不少,不仅仅是花草鱼虫、各种鸟类,猫、狗等小动物,还有小鸡、小猪等宠物,尤其是逗蛐蛐的,卖蝈蝈的,真是充满了北京的市井文化。在北京这个大都市里,这里算是一片净土,充满了乐趣与享受,看着那些“玩主”好不潇洒。每家店的人气都很旺,即使不是买主,也是看客,来这的人,不同年龄、不同国籍、不同阶层的人都有,但都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喜欢“玩”,玩的是文化,玩的是生活情趣。
整个市场逛下来,笔者发现有一个“玩意儿”是之前没有见过的,那就是“赌青皮”核桃。“赌青皮”犹如玉石行业中的“赌石”,这是文玩核桃中的一种玩法,在一堆从树上摘下来的青皮中,挑选两个尺寸、形状相当的青皮配对,商讨好价格,选中一对青皮,付钱给卖家,接着由卖家将青皮剥开,如果开出来的核桃尺寸又大、形状又好、纹路又清晰,且两个相匹配,这就算赌赢了。
核桃虽然是一种食品,在古玩杂项收藏中也是一个重要门类,行内人称之为“文玩核桃”。古时,人们把赏玩山核桃称作“揉手核桃”,又称“掌珠”。中国人赏玩山核桃是有传统、有历史的,追溯起来,它起源于汉隋,流行于唐宋,盛行于明清。在两千多年的历史长河中盛传不衰,形成世界独有的中国核桃文化。古往今来,上至帝王将相,才子佳人,下至官宦小吏,平民百姓,无不为有一对玲珑剔透,光亮如鉴的山核桃而自豪。老北京有句顺口溜说得好:“贝勒手里三样宝,扳指核桃笼中鸟!”之前玩家手中的核桃都是从市场上直接花钱买的,大小、纹路、形状可以一目了然,没有任何风险,只要心理价位合适,就可以挑选一对自己喜欢的核桃,回家慢慢把玩。而近几年“赌青皮”却成了京城一景,每到这个季节,在北京的潘家园、十里河等地,都会出现很多卖青皮的摊位,而且生意火爆。赌有一定的风险性,但最多的是挑战与刺激,这也是很多玩家选择自己“赌青皮”而不是直接去买核桃的原因之一,“青皮”的市场价格在200-500元不等,首先价位并不是很高,其次玩的就是心跳,因而“赌青皮”成了文玩核桃中的另一种流行的玩法。“赌青皮”有两种赌法;一是赌树上的青皮核桃,上眼一看,满树的核桃,大小一起数,多少钱一个,整棵树收。举例说:一棵树上有400个青皮,品种是狮子头,每个200元,总共8万元,如果这里面出了5对直径是48毫米的狮子头,那就赚了,5对10万,剩下的都是白赚。如果400个里面都是直径不到35毫米的,那就赔大发了;二、在市场赌,市场里放的全是刚从树上摘的青皮,比如说200元一对,自己挑,如果眼力好,你挑的那对个大,纹路好,可能值2000元,那就算赚了,如果你挑的纹也不好,青皮很厚,那就算是砸眼了,可能就值100元了。这就是“赌青皮”的魅力所在。
但是行家提醒新手玩家:赌青皮本身存在一定的风险性,买的永远没有卖的精,大多数品相好的核桃绝对不会以赌青皮的方式销售,自己打皮配好对的利润远高于赌青皮;其次赌青皮的核桃大部分存在很严重的质量问题下树过早,桩像过高,大多不周正,配对过难等等问题;
第三点,核桃并不能完全从青皮判断配对与否,往往第一次剥的两只90%不会成对,基本上都会包第3只以至更多,而核桃最重配对,赌青皮的配对成功率很低,直接影响其价格。因此“赌青皮”不易多,每年一到两对,玩玩即可。
如何判断核桃的价值及挑选核桃
从上世纪70年代末至今,山核桃的价位一路攀升,一对品相好、未上手的矮桩狮子头,从70年代的几元钱,到80年代涨到几十元,再到90年代涨到几百元,到现在价值几千元。特别是近几年,品种好的山核桃的价格每年还在不断的飞速提高。
据业内人士介绍,判断核桃的价值,首先看核桃的大小和形状,个儿大、直径在45毫米以上,外形周正、不缺不残、皱褶深且纹路美观的核桃,价格就贵;其次看颜色,颜色越红越好,红得透亮则为上品;第三,看年头儿,越老越珍贵(一般30—50年以前开始把玩的核桃称为老核桃),新核桃价钱相对便宜,揉上二三年,核桃的包浆出来了,颜色深了,身价也就涨了。一般的来讲,高桩要比矮桩的价格低,尖的要比圆的价格低;宽边要比窄边漂亮,凹底与平底的赛过凸底的。还有一些异型山核桃也是非常珍贵的,如:三棱狮子头等。
来 核桃一般按对儿卖,一个形状对称、纹路较好的核桃大概卖一两千元,如果配成对儿则能卖一两万元。给核桃配对儿是最费力的一件事,因为两个核桃要求大小一致,纹理相似,重量相当,一对好核桃的形成,要凭借着天时、地利、人和,因此,出现的概率比较低。
挑选核桃要从触觉,嗅觉,听觉,视觉四方面着手。首先是触觉,拿来一对核桃,放在手里要打手,也就是说相对它的体积,分量要够。核桃放在手里轻飘飘的没有分量,一般地都说明没有熟;说到嗅觉,真正没有加工过的核桃,有一种特有的气息,没有怪味道。 再来说听觉,容易的方法来分辨野生和嫁接,拿在手里揉一揉,要是所谓的金石之音,也就是很实在,硬朗,则说明是成熟的野生核桃,要是皮拉皮拉的空声,那多半是嫁接的。 最后说视觉,主要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分了两类来说,一方面是自然条件,另一方面可以算是人为因素自然条件,对于一对核桃,同一品种,个头和纹路是比较重要的两个方面。首先选择尺寸大的核桃,其次不能有天然或是认为的损伤,开裂等。
´,´
文玩核桃小课堂:
术语介绍
做:人为的加工,如:上颜色,修尖,补裂。
白尖:因核桃太嫩就摘了,有白尖。
筋儿:指的是核桃的棱翼。
偏:指的是核桃长歪了。
熟:就是煮过或者炸过。
尖:核桃尖也有管叫咀的,
底:核桃的底部叫底座,俗称:底儿。
眼:核桃的底孔俗称,也有叫脐的,后门的。
漏脐儿:指核桃底部脐儿里面的蒂干缩掉空了,造成核桃下面是空洞,是不好的品相。
封底:就是用胶或者蜡烛油把底部的脐儿封起来,目的是为了阻止漏脐儿和促进核桃变色。
黄皮:跟阴皮类似也是皮色的一种缺陷,特点是在核桃表面的一些突起忽然变成很浅的黄色,界限分明,而且随着揉的时间长了其它部分的皮都变红了而黄皮却颜色不变,很不美观。
磨过底:有核桃贩子信奉“站得住的核桃才是好核桃”的原则,把一些核桃底部的突起磨去以便核桃站得起来。
缩了,抽了:每年的新核桃摘下来都需要一段时间来干,特别是近几年核桃贩子们都赶早不敢晚,害怕好核桃被别人打走,就提前在九月甚至八月底就收核桃,核桃水分含量大,买回来后通常会在半年内缩小数毫米,且在此期间极容易裂开。
几个几:如三个七,即三点七厘米,是衡量核桃大小最通用的指标,算的是核桃摆正后两边棱的最宽距离。
窝底:指的是核桃底部是以脐儿为中心凹进去的,是很好的底座形式。
大边:也称厚边,指核桃棱翼的宽度和厚度,一般来说都是越大越宽越好。
纹:纹路,纹理,大纹,密纹,细纹,指核桃纹的粗细,好坏没有定论各有所好,但是纹路越深越好是共识。
手头:即指核桃的重量,在手中感觉越沉越好,但是新核桃因水分很大故显沉。
抓:买核桃不说买而说抓。“明天你去哪?”“明天是周六,我去潘家园抓对好核桃去。”
打手:指核桃的份量重,揉的过程中有撞手的感觉。
配:两只核桃组合成一对,叫配。如:这对核桃配得绝了。咯手:指品相极差的核桃,觉得用来揉很丢份。如:“老大,给您一对玩意儿吧。”“我能揉这破东西!?”“没说让您老揉,您随便咯咯手。
品相:一对核桃的品质与相貌的总合概念。
四大名核:一般指:狮子头,官帽,鸡心,公子帽四种文玩核桃。
核雕:核(发胡的音)雕是指橄榄核雕刻的工艺品,极具观赏与盘玩的价值。
砂仁:核桃经过多年的盘玩,核桃仁粉碎成沙状,也称:沙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