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原夏商周文物展”将在浙江省博物馆开幕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9月10日,来自河南博物院的《青铜时代——中原夏商周文物展》在浙江省博物馆武林馆区隆重开幕。今天上午,《青铜时代》的新闻媒体专场首先向各媒体记者亮相,各媒体记者也对这次重量级的夏商周文物展展现出较高的关注度。

  河南地处中原,历史悠久,文物丰富,是中华文明重要的发源地之一。河南特殊的地理位置和历史地位,使之成为夏商周时期考古的中心。1928年殷墟发掘,标志着中国近代考古学的诞生。此后河南夏商周重要发现层出不穷,偃师二里头夏代遗址、偃师商城遗址、郑州商城遗址、三门峡虢国墓地、新郑郑韩故城、淅川楚国贵族墓地等数不尽的物证折射出文明的辉煌。这里遗留的大量文物,一定程度上代表了我国青铜时代的文化特征。

  此次展览,汇集多年来河南所出土的夏商周时期文物精品111件(组),其中一级品文物有20多件(组),重点反映了三代的礼制与文化,展示了在这个重要历史时期的政治生活和社会面貌。展出的精美文物,可分为四大类:

  一是青铜器。夏商周又被称之为中国的青铜时代,是中华文明建构的重要时代,青铜器铸造可谓登峰造极,青铜器从一般的生活用器上升为一种非实用代表身份、等级和地位等礼器,这在全世界只有中国才有。所以夏商周青铜礼器是中国文明的基石和标志。因此,三代青铜器是本次展览的核心和最大看点,河南出土的夏、商、周青铜器数量大,精品多,这次展示既有夏代我国最早的青铜容器爵、斝等,也有代表中国青铜铸造顶峰的商周时期的:鼎、豆、簋、瓿、盉、斝、觚、卣、鉴等青铜容器,编钟等青铜乐器,刀、剑、戈、矛等青铜兵器,还有一些青铜的建筑构件和车马杂件。从商代以“酒制”青铜器为主到周代以“食制”青铜器为主,折射出商周时期社会的发展和进步,以及“国之大事在与祀与戎”的社会特点。同时透过青铜器的造型、纹饰和铭文等,让人们充分领略到夏商周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和高超的工艺技术。

  二是玉器。玉器在夏商周虽居青铜器之下,但三代玉器的雕琢精美和工艺高超,是本次展览上又一大亮点。展览的有:罗山蟒张出土商玉牛,安阳殷墟出土商青玉蛙形饰,西周三门峡虢国墓出土的玉琮、青玉透雕龙纹璜、青玉柄饰等,充分展示商周发达的玉文化和高超的琢玉技艺。

  三是陶器。这部分展品约10件左右,虽不多而又比较粗糙,但为多个地点出土的陶器,有偃师二里头的灰陶澄滤器、偃师灰咀的三足盘、巩义稍柴的带流爵、郑州上街的篮纹罐、淅川下王岗的印纹硬陶罐,是研究夏文化传承和发展的珍贵资料,也是难得一见的夏代陶器。

  四是货币等。夏商周是中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一个重要时期,也是中国货币的发展和演变的重要阶段。这次展有商代的安阳出土的自然贝和人工铸造的铜贝,三门峡虢国墓出土西周玉贝,战国出土青铜的布币、刀币、贝币、蚁鼻钱等,为研究和收藏先秦货币提供了难得学习机会。(浙江省博物馆 鲍亦鸥)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