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艺高超的政治特级演员 雍正的"淡泊名利"(图)
■雍正画像。
帝王普遍喜欢“演戏”,皇位是最高权力和最丰厚物质享受的代名词,没有人不向往,为了夺取或保持皇位,帝王总要耍出各种花招,蒙蔽他人,然后闷声大发财。在古代帝王中,雍正(爱新觉罗·胤禛)算是一个演艺高超的政治特级演员。
在康熙身体尚好,对宫廷有足够的操纵力时,雍正执意要塑造的是“淡泊名利”的个人形象。他曾写过“都道五湖烟水好,何如蓑笠钓汀沙”这样的诗句。在雍王邸时,编过《悦心集》,将唐伯虎等人的出世诗文刊入,其中有“世人钱多赚不尽,朝里官多做不了,官大钱多心转忧,落得自家头白早……”,以示自己看破红尘,对功利的东西不感兴趣。他翻画《耕织图》,并将其中的人物画成自己与福晋的面容,表示自己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农业耕作的兴趣。雍正做皇子时还请人画了十二幅美人条屏,有几幅的背景有他亲笔题写的立轴楹联,题的也是表明淡泊名利心志的诗句,署名是“破尘居士”。
雍正是不是真的这样对权力、金钱不感兴趣呢?理论的东西没有说服力,还是以史实说话吧!在康熙进入生命倒计时的日子里,身为皇四子的雍正每日三次派遣护卫、太监等进驻康熙所在的畅春园,在康熙宣布“自初十日至十五日静养斋戒,一应奏章,不必启奏”的情况下,雍正依然每日派人进驻畅春园,表面的理由是向父亲请安,实际意图是要控制畅春园,防止其它皇子跟康熙联系。康熙去世后,雍正伪造“皇四子即位”的所谓“康熙遗诏”,为自己登基制造“合法性”。台湾“中央研究院”史语所保存有康熙六十一年(1722年)十一月十三日至十二月二十八日的满文《上谕档册》75件,其中一件内容为:“康熙六十一年十一月十四日诸阿哥等奏:恭阅尚书隆科多撰书〈遗诏〉。奉旨:是。着交内务府、翰林院共同书写”。这些档案说明:康熙去世时,雍正根本没有拿出《遗诏》,是他的心腹隆科多抢先“口述”了康熙留下的让雍正继位的“遗嘱”,在康熙去世的第二天,由隆科多独自起草“遗诏”,宫内宣读的《遗诏》虽然是内务府和翰林院共同撰写,底本却出多隆科多之手。为了一个皇位,如此费尽心计,雍正表现出了一丝半点的“淡泊”吗?
一般的演员演戏是想要大家都看的,观众越多越好,但雍正演出的那部名叫“淡泊名利”的宫廷政治剧,只是演给他的父亲和兄弟们看的。熟悉封建政治的人都知道,清代皇位继承体制是“传贤不传长”,皇帝挑选哪个儿子做皇位继承人有较大的随意性,他喜欢哪个儿子,哪个儿子就有可能登上大位。雍正故意装出一副对大位毫不在乎的样子,无非是想给康熙一个信号:自己是一个不贪图享乐的人,更有可能把江山万古千秋传下去。
康熙在位时间长达六十一年,他的不少儿子都垂垂老矣,因此,康熙晚年,众多皇子垂涎大位,其第八子胤祀、第九子胤是雍正的主要政敌。雍正装出一副“淡泊名利”的样子,也是为了欺骗其它皇子,使他们彻底放松对自己的警惕,以便关键时候突然出手。事实上,雍正在大作“淡泊”秀的同时,也在大力拉拢控制京城兵力的步兵统领、国舅隆科多,希望他能为自己未来的夺位事业服务。
雍正在历史上算个比较有作为的皇帝,即位后,他推行整顿吏治、摊丁入亩、耗羡归公、改土归流、开放洋禁等政策,为所谓“康乾盛世”打下了较好的物质基础。然而,雍正在演出“淡泊名利”的夺权政治剧时所表现出的虚伪、奸滑,却也为当时的官员树立了一个极坏的榜样,其流毒一直影响到后世。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