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清照南渡之愁重几许 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
2010-09-10 10:24:33 来源:深圳商报 已浏览次
夜读李清照的《永遇乐》,被一句“来相召、香车宝马,谢他酒朋诗侣”吓一跳,心想这神奇的汽车广告是啥时候植入到宋词里的?
稍一考证,才知道“香车宝马”的描述早在唐代就有,诗人韦应物在《长安道》里就有一句“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以突出车马的华丽与珍贵。李清照把车和马连接到了一起,更显得出行队伍的讲究。不过,这车马并不属于李清照,而是属于她的一些有身份的朋友。
要知道,那是李清照晚年流落到临安(今杭州)之后的某一年元宵。虽然酒朋诗侣们兴冲冲地赶来召唤,但李清照只能婉言谢绝,因为她心中愁闷焦烦,根本无心出去游玩。
待朋友们走后,李清照又被记忆拉回在汴京(今开封)的岁月。曾经年轻的她在闺中多有闲暇,特别看重类似元宵这样的节日,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过节。
记忆有时也非常残酷,当她想到自己“如今憔悴,风鬟雾鬓”,就更怕在夜间出去了。只好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作为婉约词人,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反映她的精神生活,对于物质生活的描述则比较少。不过,这首《永遇乐》却用真实具体的情景,道出她凄清的日常生活。这一切,都源自她南渡之后的人生剧变。
宋代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首都汴京被金国所占,汉族政权南迁,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也随难民流落到江南。本来就多愁善感的她,在漂流异地的途中丢失了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使她承受了沉重的打击。
更不堪的是在南渡的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把李清照直接扔进孤寂悲苦的下半生。自那以后,李清照的词作不再只是清丽柔媚的闺怨离愁,而是充满了国破家亡之恨,以及离乡背井之哀。
《如梦令》里记载的“雨疏风骤”之夜,“浓睡不消残酒”,醒来后关心海棠是否依旧,那是南渡前的闺中伤春生活。《一剪梅》里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也是丈夫在世时与她相隔两地的相思之愁。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逐渐变得不爱游山玩水了。据宋人周辉的笔记《清波杂志》记载,李清照年轻时酷爱出游。即使下着大雪,她也会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尚且如此,其他季节就可想而知了。
到江南之后,虽然李清照有时也会借游玩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还是少有出行。《武陵春》里的记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那是南渡的第八年,53岁的李清照辗转逃难到浙江金华,听说当地的风景区双溪“春尚好”,本想泛轻舟出游。不过,她以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李清照在许多作品里诠释“愁”,有具体的“一段新愁”,也有反问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数量繁多的“愁千缕”,而这次“载不动”的“愁”,居然还有沉甸甸的重量!
只是现在估计已经找不到“载不动许多愁”的“舴艋舟”了,而李清照千年前沉重无比的愁绪,也只停留在一首首令人慨叹万分的词里。
稍一考证,才知道“香车宝马”的描述早在唐代就有,诗人韦应物在《长安道》里就有一句“宝马横来下建章,香车却转避驰道”,以突出车马的华丽与珍贵。李清照把车和马连接到了一起,更显得出行队伍的讲究。不过,这车马并不属于李清照,而是属于她的一些有身份的朋友。
要知道,那是李清照晚年流落到临安(今杭州)之后的某一年元宵。虽然酒朋诗侣们兴冲冲地赶来召唤,但李清照只能婉言谢绝,因为她心中愁闷焦烦,根本无心出去游玩。
待朋友们走后,李清照又被记忆拉回在汴京(今开封)的岁月。曾经年轻的她在闺中多有闲暇,特别看重类似元宵这样的节日,总是打扮得漂漂亮亮地过节。
记忆有时也非常残酷,当她想到自己“如今憔悴,风鬟雾鬓”,就更怕在夜间出去了。只好从帘儿的底下,听一听别人的欢声笑语。
作为婉约词人,李清照晚年的作品都非常注重反映她的精神生活,对于物质生活的描述则比较少。不过,这首《永遇乐》却用真实具体的情景,道出她凄清的日常生活。这一切,都源自她南渡之后的人生剧变。
宋代靖康二年(1127年),北宋首都汴京被金国所占,汉族政权南迁,李清照及其丈夫赵明诚也随难民流落到江南。本来就多愁善感的她,在漂流异地的途中丢失了多年搜集的金石字画,使她承受了沉重的打击。
更不堪的是在南渡的第二年,赵明诚病死于建康(今南京),把李清照直接扔进孤寂悲苦的下半生。自那以后,李清照的词作不再只是清丽柔媚的闺怨离愁,而是充满了国破家亡之恨,以及离乡背井之哀。
《如梦令》里记载的“雨疏风骤”之夜,“浓睡不消残酒”,醒来后关心海棠是否依旧,那是南渡前的闺中伤春生活。《一剪梅》里说“花自飘零水自流,一种相思,两处闲愁。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眉头,却上心头”,那也是丈夫在世时与她相隔两地的相思之愁。
南渡之后的李清照,还有一个很大的变化,就是逐渐变得不爱游山玩水了。据宋人周辉的笔记《清波杂志》记载,李清照年轻时酷爱出游。即使下着大雪,她也会头顶斗笠,身披蓑衣,“循城远览以寻诗”。冬天尚且如此,其他季节就可想而知了。
到江南之后,虽然李清照有时也会借游玩来排遣心中的忧愁,但还是少有出行。《武陵春》里的记录就是一个典型例子。那是南渡的第八年,53岁的李清照辗转逃难到浙江金华,听说当地的风景区双溪“春尚好”,本想泛轻舟出游。不过,她以一句“只恐双溪舴艋舟,载不动许多愁”,打消了这个念头。
看李清照在许多作品里诠释“愁”,有具体的“一段新愁”,也有反问的“怎一个愁字了得”,还有数量繁多的“愁千缕”,而这次“载不动”的“愁”,居然还有沉甸甸的重量!
只是现在估计已经找不到“载不动许多愁”的“舴艋舟”了,而李清照千年前沉重无比的愁绪,也只停留在一首首令人慨叹万分的词里。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