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曹操笑看的道德乱相
曹操是被国人在鼻梁上搽了白粉的,他一句“宁让我负天下人,不让天下人负我”,更让他扮定了道德舞台上的丑角。但他恐怕没想到,他死后留下的“七十二疑冢”,居然搅乱了当今中国的官、学两界。此时的曹操,仿佛阴森森地笑看着正在上演的道德闹剧。
话说这安阳官员,是太希望曹操能冥居安阳了。市场经济就是人气经济,安阳还有比曹操更能聚拢人气的吗?甚至于整个河南,都因为没掘出过一座帝王坟茔而蒙羞多年,实在是太希望“曹操墓”能让河南这文物大省脸上有光。尽管质疑声一直不曾消停过,但安阳依然有板有眼地上演它的考古搭台、旅游唱戏。前不久还推出60元门票的“曹操墓”之游,颇有盖棺定论的意思。说来也怪,考古是专家的事,而且要拿真家伙说事,向来是质疑不多,尤其是草民百姓鲜有置喙的。这回不同了,网民一直咻咻不已。直到60元的门票价格都定下来了,还有人撰文商榷:既然疑冢七十二,60元的门票除以七十二,也该卖八毛三才对。此语让人啼笑皆非。
更热闹的是学者。尽管有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的定论,依然无法平息各路学者的质疑声。尤其是河北学者闫沛东,坚称自己掌握了安阳官员造假的铁证,并公布了造假者书写的证明原件。谁知,安阳方面随即就认为其隐瞒证人姓名的做法,恰好证明这证明本身是假的,例证之一就是相关地名都写错了。想想也是,古墓里的碑刻也能造假,山村野老的证据岂不更容易造假?
好戏就更加好看了,想必曹操也在咧嘴冷笑。
事实明摆着,如果不是安阳的官员造假,弄出一个子虚乌有的“曹操墓”;那就是河北的学者造假,弄出一个子虚乌有的造假证明。若是前者造假,说明官德丧失,为了经济政绩,不惜编造弥天大谎,硬逼曹阿瞒将冥居空降到安阳;若是后者造假,则说明学德沦丧,不是“有一分证据,说一分话”,而是故惹学讼,疯抢眼球,不惜昧着学术良心,捏造证据,让曹阿瞒弄得死后都没有安稳的栖身之地。
其实,“曹操墓”到底在哪里,并不是什么要紧的事。如果为了这个无关于国计民生的小事,弄得规则全无,无中可以生有、是非可以混淆,古物可以现做、证据可以捏造,官员没有操守,学者没有良知,那就真的是滑天下之大稽了。
官场,学界,本是道德的两道堤坝,官员要恪守正人先正己的古训,学者要坚守社会良心的底线。无论是安阳官员借挖掘“曹操墓”公然欺世,还是河北学者借诋毁“曹操墓”公然盗名,都将是社会道德全面沦丧的标志性丑闻。一场道德悲剧,已经酿就。
该是权威机构出手的时候了,公众需要真相,道德需要拯救,别让曹操笑看我们的道德乱相。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