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悲鸿之子:父亲是"月光族" 天价画作 一气呵成
徐悲鸿与夫人廖静文和孩子 资料图片
重庆画家将一幅徐悲鸿夫人廖静文女士的画像送给徐庆平(左)
10月22日至28日,纪念徐悲鸿诞辰115周年全国书画大赛暨名家名作特邀展,将在渝中区日月光广场举办。昨日新闻发布会上,徐悲鸿之子、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徐庆平专程从北京来渝出席,并首次披露父亲许多鲜为人知的故事。
在新闻发布会上,徐庆平先生专门代父母向重庆及重庆人民表示感谢。他说,在重庆的8年里,是父亲艺术创作生涯最巅峰的时期。
在重庆8年,徐悲鸿居住江北盘溪石家花园,曾顶着日本飞机大轰炸,每天摆渡去对面松林坡中央大学上课,回到家后,就点煤油灯创作。《愚公移山》、《醒狮》、《巴人汲水》、《奔马图》等300余幅国宝级的重庆题材美术作品,几乎是他创作巅峰的全部。
2004年,《巴人汲水》在京拍出1650万元天价,被誉为“500年罕见”,世界艺术史上不朽之作。
徐庆平说,当时,父亲看见江边劳作的挑夫,连草稿都没打,叫两个学生牵着画纸,现场一气呵成。并在这幅画上题词“忍看巴人惯挑担,汲登百丈路迢迢。盘中粒粒皆辛苦,辛苦还添血汗熬”。
“按现在的说法,父亲是个‘月光族’。”徐庆平透露,当时,父亲所有的钱都用做支持抗战、帮助穷学生、购买字画,家里从来没有多余现钱。
抗战胜利后,徐家迁至北平。徐庆平说,因为父亲把钱拿去购买字画了,自己上小学时,家里天天熬白菜,喝大米小米混合煮成的二米粥,很难下咽。有一次,家里实在没钱了,母亲廖静文甚至将她的一件衣服拿去典当。
据透露,徐悲鸿平均每周都要去逛画院、画店,见到精品就眼睛发亮,人家叫价多少他就出多少钱。为此,许多画商故意将画品摆在店面显眼位置,为的是徐悲鸿经过时多看几眼,然后等待价格猛涨。
据悉,徐悲鸿一生收藏古代名家字画1200余件,自己保存的画品万余件。
徐庆平向广大家长进言
除非孩子特别热爱
否则别逼着去学画
徐庆平身为中国人民大学艺术学院院长、博士生导师,针对目前许多父母陪着甚至押着孩子学画,他向广大家长进言,除非孩子特别热爱,否则就不要逼着孩子专门去学习画画。
抗战胜利后,徐悲鸿举家迁至北平。徐庆平就是在到北平后一个月生下来的,故取名庆平。他戏称,自己的籍贯说重庆或许更准确。
徐庆平透露,虽然小时常帮父亲磨墨,但父亲一直不让自己学画。父亲先让他练字,坚持每天亲自批改。他后来才知道,画画有多苦,只有画家本人才能体会,父亲不教画画让他练字,是为了培养自己的艺术审美能力,并养成刚毅的精神。
“直到父亲过世后,我才开始学画。”徐庆平说,如今许多父母陪着甚至押着孩子学画,其实并不好。他认为,不是每个孩子都适合画画,除非孩子自己特别喜欢,否则一定走不到头。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