箭杆胡同的陈独秀 毛泽东称他是"思想界的明星"

 

陈独秀发动的五四运动,震醒了沉沉昏睡的国民,也给腐败骄横的统治者以致命一击。

 

    北海公园的北池子大街,有条窄巷,叫箭杆胡同,这条胡同有一坐南朝北的四合院,有意思的是它的北门开在箭杆胡同,而西门却开在妞妞胡同,门牌都是九号。上个世纪初,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和早期领导人后被开除党籍的陈独秀曾在此租住。

    1917年,陈独秀冒着北方的漫天大雪,从沪至京,住进这座门楼有对石狮子的院落。他是应北大校长蔡元培之邀,携《新青年》杂志社,到北京大学就任文科学长之职的。蔡与陈早就相识于上海,他们“欲血盟誓”,组织暗杀团,研制炸药,潜伏北京五个月,多次到西直门和颐和园寻机暗杀慈禧,终因错过几次机会无功而返。老友久别重逢,把酒言欢,尽兴而去。

    陈独秀光绪二十二年秀才,后留学日本,曾任安徽都督柏文蔚的秘书。1903年,在上海报界同乡汪孟邹的资助下,他曾与章士剑办过《国民日日报》,又创办《安徽俗语报》。那时陈独秀年仅二十多岁,每日工作十分忙碌,编稿件、跑印刷、办邮寄;生活也很艰苦,一日两顿稀粥,蓬头垢面,浑身虱子,却意气风发地热心于革新大业。他自书对联:“批倒一时豪杰,扩拓万古心胸。”表达万丈豪情。他才华横溢,为文狂飙突进,文风凌厉霸悍。他办的《新青年》启迪民智,改造社会,给颓败沉闷的社会,带来一股活力,毛泽东称他是“思想界的明星”。1919年,在他的发动和参与下北京爆发了五四运动,那裂日崩空的雷声,震醒了沉沉昏睡的国民,也给腐败骄横的统治者以致命一击。北大红楼,成为了举世瞩目的精神高地。陈独秀被毛泽东称为“五四运动的总司令”。

    1920年暖冬,陈独秀被反动当局及法租界巡捕房逮捕入狱,经社会各界多方努力营救出狱。一天,雨雪霏霏手撑油布雨伞的毛泽东轻轻推开箭杆胡同九号的大门,带着他办的《湘江评论》,拜见刚出狱不久憔悴的陈独秀。当陈独秀读完毛泽东发表在《湘江评论》创刊号上的《陈独秀之被捕及营救》一文,特别是看到“我祝陈君至坚至高的精神万岁”时,两眼闪出激动的泪光。送走给他留下极好印象、英气逼人的年轻人,他忙研墨铺纸,挥毫写下一行遒劲的字:“我听到了这类声音,欢喜极了,几乎落下泪来!”写罢,抬眼望窗外的霏霏细雨时,泪珠已溢出眼眶……历史已经淡忘,斯人也很淡忘。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