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古岂容儿戏 别当游客是傻子

笑看锋云

处于所谓“打假”风口浪尖的闫沛东,日前其身份却也被爆假,开始遭受质疑。事情发展至此,到底谁真谁假,真难捉摸。

9月4日,自称手中有“曹操墓”造假“铁证”而备受关注的河北学者闫沛东,在济南首次向媒体亮出了他手中的“铁证”———参与造假村民写的书面证明。闫沛东表示,这份证明只是他手头上18件“铁证”之一,今后还会一一公布其他证据。

而就在闫沛东公布上述这份证明之时,河南省考古队队长潘伟斌在他的博客中转载了石家庄著名学者梁勇的文章,为“曹操墓”辩护。此外,上个月28日,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在一个媒体论坛上回应近日针对曹操墓造假一说。他综合自身研究成果,并借鉴部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逐一列出证据,对当前几个最为流行的质疑进行回应,最终指出曹操墓不可能造假。处于所谓“打假”风口浪尖的闫沛东,日前其身份却也被爆假,开始遭受质疑。事情发展至此,到底谁真谁假,真难捉摸。

不过用小沈阳的一句话说:跑偏了!当初曹操墓引起轩然大波时,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吴锐就说过:质疑曹操墓真伪不需资格。这话同样也适用于闫沛东,跟身份没啥关系。抛开打假者的身份不说,曹操墓的真假才是要正视的正题。犹记得当安阳宣称考证发现曹操墓时,顿时在社会上引起强烈关注,这一发现更被视为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只是一开始这一发现,就遭到了众多网友的调侃,似乎力证不足。不少专家也对这一发现表示出怀疑的态度,复旦大学“现代人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更是宣布向全国征集曹姓男性参与Y染色体检测,拟用DNA技术辨别河南安阳曹操墓的真伪。

一座曹操墓,何以引起这么大的风波?笔者以为,除了考古学上的意义以外,曹操这个话题人物无疑是最大的卖点。一本《三国演义》让曹操成为家喻户晓的人物,其背后蕴藏着无限的商机,正因为此,当地政府也异常重视,活生生一个招牌啊,即使是考古学上声名远播的殷墟,也比不上曹操的名气大。在曹操墓被发现之前,多少人知道安阳?相信很多人对这个地方并不熟悉,但是安阳却是中国八大古都之一,世界上最大的青铜器———司母戊大方鼎出土之地。然而,这些重量级的历史遗迹、文物叠加在一起,都比不上一个曹操,即使曹操只是三国时期一方霸主,甚至还不能算是异常重要的历史人物,陪葬物品也不一定具有标志性意义。

当这个真假争论愈演愈烈的时候,笔者很纳闷,既然质疑声音那么多,为何不采用考古学上常用的碳十四测年法去验证?而任由无休止地争论下去?所出土的文物是真是假,一测就真相大白,何以引起那么多怀疑?安阳当地与考古队应该明白,如果这个曹操墓是真的,公开透明地处理这件事情,才是减少怀疑的最有效途径。而如果这个墓并非曹操墓,那造假最终会成为下一个“周老虎”而成为笑柄。诚以为,考古应该是一件科学而严肃的事情,容不得半点弄虚作假,任何造假也必须在考古过程中被唾弃。对于游客而言,曹操墓在哪里并不是重点,重点是还原真正的历史;对于曹公孟德而言,若后人错将他人墓当其陵寝,也必定要跳出来诉其不满。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