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解唐代男人风情?——男人戴花,秘赴“传奇宴会”
《四相簪花图扇页》 李墅
《韩魏公簪金带围图》 黄慎
一场最富传奇色彩的文人雅集
八怪画作 扬州宝藏
央视《国宝档案》近日赶赴扬州拍摄,一部不少于18集的历史文化类节目《扬州文物瑰宝》,已于9月1日开始亮相央视四套。一件件文物记录了扬州一个个曾经生动的人文故事。本版“扬州宝藏”栏目将陆续刊登《扬州文物瑰宝》中相关的宝藏,一展扬州文物瑰宝的艺术魅力。
“四相簪花”是宋代扬州一段著名的文人佳话,“扬州八怪”是清代扬州一朵璀璨的艺术奇葩。两者相遇会是怎样的一种风景呢?央视《国宝档案》《扬州文物瑰宝》栏目就将镜头对准了“扬州八怪”代表人物黄慎的《韩魏公簪金带围图》。比之稍晚的扬州画家李墅也有同类题材的创作。这两位著名画家是如何表现扬州历史上这场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次文人雅集的呢?
两位清代画家笔下的“四相簪花”
黄慎所作的《韩魏公簪金带围图》中,重点描绘的是主人公韩琦。宋仁宗庆历五年,韩琦任扬州太守,画中的他身材高大,衣着华丽,神情端庄自然,正在簪花整冠,可见即将举办的簪花宴格外隆重。韩琦身侧和身前各立一位侍女,一执酒壶,一执酒樽,形象传神。画作款识“乾隆十九年春日正月 瘿瓢子慎写”,黄慎号瘿瓢子,这幅作品为黄慎67岁时的作品。
比黄慎晚出生一百余年的清末民国时期的扬州画家李墅,创作了一幅同题材的《四相簪花图扇页》,它全景式展现了宋代四位文人韩琦、王珪、王安石、陈升之聚会的场景,画中垂柳翠竹、苍松碧草,点明了春末夏初的节候特征。整个画面工笔重彩,人物姿态神情皆生动传神,衣纹线条飘逸流畅。
后一幅画作题跋详细记录了这场宴会的盛况:“韩魏公守广陵日,郡圃开金带围四枝,公选客具宴以赏之。时王珪为郡倅,王安石为幕官,皆在选中,尚缺其一公,谓今日有过客至,即使当之,暮报陈太傅升之来,明日遂开宴折花插赏,后四人皆为首相。济川二兄大人指正,弟李墅”。
《梦溪补笔谈》记录的宋代“传奇宴会”
宋代文人插花赏花,本是件稀松平常的事,为何能够流传千年?奇特之处在于韩琦邀请王珪、王安石、陈升之三位所赏戴的花,是他扬州官署后花园里的一株“奇芍药”,它分开四岔,每岔各开一朵花,四朵花很特别,花瓣上下都是红色,中间却有一圈黄蕊,此花名叫“金缠腰”,又叫“金带围”,很是罕见,人们传说,如果出现了这种花,扬州城里就要出宰相。四人聚会时,把四朵“金带围”摘下,各自簪戴在头上。比这朵芍药更奇特的是,民间的传说居然应验了,随后的三十年里,四个人竟然都相继为相。
不知是“金缠腰”芍药确有灵气,还是韩琦眼光犀利,邀请之人都是有宰相之相的栋梁之才,总之,“四相簪花”就这样成为扬州乃至中国历史上最富传奇色彩的宴会。从史料记载来看,北宋科学家、曾任扬州司理参军的沈括,还特地把这件事写入《梦溪补笔谈》。后来的画家,也多喜以此题材入画。
珍贵画作中透露的宋代扬州生活
今天我们在欣赏各个版本的“四相簪花图”时,也可依稀体悟那个朝代文人的生活方式。据史料记载,扬州芍药,自宋初名于天下,与洛阳牡丹俱贵于时。扬州人自古以来就爱芍药,禅智寺一带是扬州芍药栽培的中心。
男人戴花,唐已有之,而男人簪花发展到宋代,甚至成为上层社会身份的标识、等级的象征。宋代重要的史料笔记《铁围山丛话》里,对此有详细的记录。每逢重大节庆,例如郊祀回銮、宫廷会宴和新进士闻喜宴等,皇帝都要赐花给臣僚。皇帝赐给臣僚们的簪花还分品位:生辰大宴又有辽使在场时,用绢帛花;春秋两宴,用罗帛花;陪同皇帝游玩的小宴,则用滴粉缕金花……看来,簪花是当时的一种普遍风气。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