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看黑白粉墨,山寨“捉放曹”
中国历史上大约没有哪位“君王”如魏武帝曹操这样被后人诟病而毁誉参半、黑白间杂。这么多年来,曹公的艺术形象和历史形象假假真真、莫衷一是。小说紊乱了历史,以此造极。又加京戏舞台上搬演三国故事成折成套,深入市井民心,奸诈多疑的曹瞒愈发入化出神,夸得骂得、捉得放得。
且看当下这场“黑白粉墨”:去年12月,河南文物局在北京宣布“曹操高陵在河南得到考古确认”;去年底,安阳西高穴村村南东汉大墓据悉确为“高陵”(曹操墓),墓内一男两女的遗骸中,一具疑为曹操遗骨;今年1月13日揭晓的“2009年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中曹操墓入选;同年6月在发掘现场,又一块断定墓主人为曹操的“铁证”,刻有“常所用长犀盾”字样的石牌出土。
幸甚!文学是文学,考古是考古。曹操的文治武功在整个三国时代当坐第一把交椅。他以“校尉”之身“起兵讨群凶”,匡复汉朝;由于赏罚分明德威中原,为当时仁臣义士所瞩望;他挟天子以令诸侯,用汉献帝的名义铲除袁绍以次的大小军阀,化割据为统一;雄才大略,主持政务、指挥军事、知人善任,“周公吐辅,天下归心”。曹操墓的发现可以印证文献高陵、谥号以及他所倡导的薄葬制度等相关史事,其发掘成果为汉魏考古树立了新的年代标尺。
然而,曹操墓真伪之争从其发掘之日起就一直不绝于耳,学术专家也因此分成“挺曹”与“反曹”两派。河北学者闫沛东更惊曝“出土石牌”在造假工厂170元便能买到;进入考古现场打工的农民曾对闫某侃侃而谈,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亲眼目睹的考古队造假过程;上月28日闫氏却突然声称:“我连苏州‘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都没有参加,更没有在论坛上说我手里有证明曹操墓造假的‘铁证’。我只想在学术上,把我了解的真相和内幕和盘托出。”
云里雾里,孰是孰非?我不是史学的行家,考古亦只一知半解。但我知道学术来不得半点模棱两可,结论岂能或许、假设?一会儿“西高穴墓地确系高陵”,一会儿“业内沸腾、质疑不断。”考古是学术问题!学者不仅需要研究对自己有利的证据,同时也必须研究那些对自己不利的证据。经过分析、比较以及必要的争论,甚至是长时间的考证,在学界形成统一的认知,才能达到一项考古发现的真正确立。茫然,网传曹操高陵展馆已拟于9月开放,门票价格定好60元一张。
没来由,我想起韩国克隆之父黄禹锡,提取出没有免疫排斥反应的胚胎干细胞,取得了“开创21世纪生命科学革命技术新篇章”的突出成就,却因造假欺诈锒铛入狱;原中国足球运动管理中心主任南勇,率领中国男足“冲世成功”,可惜操纵联赛收受钱财犯罪身陷囹圄。曹公作古千余年,由得今人如此“捉放”?
“学术”议题只好让专家们推敲争论。倘若利益先导、经济挂帅,学术生了“铜臭”,没了诚信。岂不落得外人耻笑,斯文将何以堪?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