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学无所不通 明开国文臣之首宋濂病逝放逐路上
宋濂画像 重庆晨报 资料图片
1310年浙江浦江的宋家出生了一个叫宋濂的男孩,由于他刻苦学习成了明初的开国文臣之首。
史载宋濂“自少至老,未尝一日去书卷,于学无所不通”,元代至正九年,名声远播的宋濂被荐为翰林编修,但他固辞不就,仍然隐居青萝山中筑室读书。1360年,宋濂被朱元璋所征召,明开国后被任命为《元史》总裁,官至翰林学士承旨、知制诰。明初朝廷“一代礼乐制作,濂所裁定者居多”,被明太祖朱元璋称为“开国文臣之首”。
朱元璋很器重宋濂的才学,请他做皇太子的老师,并教几个亲王读书。宋濂为人,诚恳谨慎。宋濂曾经在自己的家中与客人饮酒,朱元璋派人进行秘密的监视。第二天,皇帝问:在座的宾客是哪些人?吃了什么食物?宋濂一一据实回答。朱元璋笑着说:好啊,你没有欺骗我。朱元璋曾经私下召见大臣们,向他们询问朝廷的官员谁好谁坏,宋濂只列举那些好的来回答。他说:那些好的官员能和我友好相处,所以我知道他们。那些不好的官员,我不了解他们。
因为宋濂受到朱元璋恩遇,他的儿子和孙子也都做了官。次子任中书舍人,长孙任仪礼序班,都是内廷亲近之职。洪武十年,68岁的宋濂告老还乡。朱元璋赠他礼物,祝他长命百岁。此后宋濂每年进京朝见,太祖慰问备至,君臣之间的关系可谓亲厚了。
不幸的是洪武十三年,发生了丞相胡惟庸谋反案,宋濂长孙宋慎也牵连进去了。这是叛逆大罪,父祖连坐,宋濂被逮捕解京。朱元璋并没有念旧情宽恕他,要杀他的头。无人敢营救。品德高尚,富有同情心的马皇后劝谏朱元璋道:“老百姓家为子弟请先生,尚且待之以礼,善始善终,何况天子家的先生呢?宋濂居家,不会知道孙儿的事情。”这话朱元璋听不进。她陪太祖吃饭,不沾酒肉。朱元璋问她缘故。她答道:“宋先生快死了,我为宋先生做福事呵!”太祖默然不语,不知是否有所动心,但是放下了筷子。第二天朱下令赦免宋濂,放逐到茂州(今四川茂县)居住。路上,宋濂病逝于夔州。
后人在史书上查不出宋慎与胡惟庸通谋勾结的事迹材料,因而对这个案件的真实性不免怀疑。尤其令人惊异的是,宋濂对国家的贡献,他的忠诚和正直,朱元璋是最为了解的,出事的前一年,还在褒奖他,何以一下子要把他置之死地呢?可见,封建专制君主对人的好恶、臣子们的生死安危,不是依据国法,也不是按照正常的情理,而是由君主个人一时的利害喜怒来决定的。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