蒋介石派特使策动德军倒戈 密谋要"搞掉希特勒"

    ■德军火商人、内阁成员、国防经济厅厅长组成“三人组合”,密谋“搞掉希特勒”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犹豫不决的蒋介石权衡再三,决定派特使前往策动德军倒戈

    ■刺杀希特勒的“狼穴”政变在11个半小时内被平息,4980人被处死,7000人被逮捕

 

 

反对纳粹的托马斯将军。资料图片

 

 

希特勒会见中国特使孔祥熙。资料图片

 

     1944年7月20日,希特勒在“狼穴”军事会议上遭炸弹袭击。此前,德国内部发生过数起针对希特勒的刺杀行动,其主谋都是德国军队或政府机构中的反纳粹人士。他们企图制止德国对外的侵略扩张,建立一个没有希特勒的新德国。文史研究人员发现,蒋介石与其中的部分人士有联系,曾派密使前往援助。

 

    德反对力量请求蒋介石派人支援

    据蒋介石日记记载,1942年1月初,他曾派齐焌赴瑞士,参加“对德运动倒戈工作”。

    齐焌,河北人,曾留学德国,后任军事委员会秘书兼德文翻译。1937年6月,他随孔祥熙、陈诚等访问德国,订购军火,受到孔的倚重;1938年10月,参与《中德货物互换及贷款合同》谈判;1940年7月,曾和桂永清一起被蒋介石派往德国,任驻德使馆武官,在德国军事、经济两界结下广泛人脉。

    在德国,齐焌与一个反希特勒的“三人组合”联系密切。“三人组合”的主要人物是军火商人克兰。其次是内阁成员沙赫特。沙赫特,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被誉为“金融怪杰”,1934年8月任希特勒政府经济部长。1937年,因反对希特勒和戈林的过度军备支出政策而辞职。1939年被免除德国国家银行总裁职务,但仍保留内阁成员的虚衔。他反对德、意、日三国同盟,主张对华友好。

    第三位是德国国防经济厅厅长托马斯将军。他认为进攻波兰将触发世界大战,德国的原料和粮食都不足以支持,因此,坚决主张“把希特勒搞掉”。因负责军备,须从中国进口钨砂,与齐焌、桂永清等接触频繁。

    此前的1941年,“三人组合”曾向齐焌透露反对希特勒的密谋,准备将来组织新政府。他们说,德国国防军中有10多位元帅,连同希特勒老友莱谢劳将军在内,都对当局至为不满,但莱谢劳是希特勒委任的元帅,不可能轻易举旗政变,因此将来的领导人会是其他人。

    齐焌摸清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情况后,即向蒋介石申请归国汇报,获蒋批准。

(责任编辑:单晓冰)

    回到重庆后,齐焌陆续写成3份机密报告,向蒋介石详细地陈述了德国内部反纳粹力量的发展情况以及他们对蒋介石的要求。他们希望得到蒋介石的支持,并请蒋介石“委托人员一人,代为向英美领袖人物(接洽)”。

    齐焌提供的是极为重要的情报,但蒋介石一直在思考,没有立即做出决定。日军偷袭珍珠港后,太平洋战争爆发。国际局势的变化使蒋介石立即亢奋起来,迅速采取了一系列对策,也就暂时搁置了德国问题。随后,中国政府发表文告,正式对日宣战,同时,宣布对德、意处于战争状态。

    太平洋战争爆发后,“三人组合”多次致电齐焌,希望他们的行动能得到中国的支持。正是克兰等不断来电催促,世界反法西斯同盟已经形成的状况下,蒋介石权衡再三,终于在1942年1月做出决策,派齐焌赴瑞士,策动德国军队倒戈,并决定将有关计划报告罗斯福。

    反纳粹行动一拖再拖

     1942年3月,齐焌奉蒋介石之命到达瑞士,以该地为基地进行工作。之所以选择瑞士,一是因为瑞士与德国邻近,交通方便,更主要的原因则是当时德国内部的反纳粹成员不少人聚居该地,联络方便。齐焌抵达瑞士后,陆续发回有关欧洲局势的情报。

    战局发展到1943年2月,苏联军队在斯大林格勒全歼德军,德国内部矛盾加剧。一方面德军高级将领与希特勒发生争执,迫使希特勒不得不让出部分军权。另一方面,德国人民对希特勒的怨愤也在增加。有关情况,齐焌不断向蒋介石通报。4月8日齐焌发电称:“德大将与希特勒及重要纳粹争执,尚未解决……希特勒经此次东线惨败刺激,神经颓丧。”关于德国民众,同电报告称:“军民对希特勒及纳粹信仰消灭殆尽,且国内恐怖政策日厉,中等阶级遭摧残,国民怨懑。”该电的核心部分是反纳粹力量的动态,称会在本年6月有最后行动。

    当时,英美方面对战后德国提出了许多苛刻的条件,反纳粹力量不愿接受这些条件。齐焌担心:“英美倘坚持此项苛求,则未来德国新政府,亦有宁与苏俄彻底合作,不愿沦为英美殖民地之可能,似应注意。”据德方资料,反纳粹分子当时对西方的要求是:在他们逮捕希特勒并推翻纳粹政府后,盟国就同德国媾和,与非纳粹政府谈判一项体面的条约。如遭拒绝,就转向苏联。德方资料和齐焌电所云,完全一致。

    德国反纳粹力量与齐焌交涉,希望通过中国取得国际保证。蒋介石理解他们的意图,接到齐焌的电报后,立即致电正在白宫访问的宋美龄,要她转告罗斯福总统:如果提出过分严酷的议和条件或要求德国无条件投降,则可能使德国宁愿与苏联合作,不愿沦为英美之殖民地。也会使德国内部反对希特勒的力量踌躇不前,不利于从内部推翻纳粹政权,请其注意。

    宋子文也接到了齐焌的上述电报,他没有马上向罗斯福汇报,而是首先核实情况。5月8日,宋子文复电齐焌,解释英、美方面之所以条件苛刻的原因:“弟意英美因惧俄德速和,故发表对德如此苛刻条件。现德在北非及俄境惨败,联军力量日益膨胀,并已决定侵欧,德失败不过时间问题。”

    到了5月19日,齐焌回电宋子文,报告希特勒的权力虽有削弱,但纳粹党人尚在顽抗。德国内部盲从希特勒的力量还十分强大,现在看来,起事时机尚不成熟。那何时才算是时机成熟呢?齐焌报告说:希特勒已经决定今春对苏继续采取攻势,击溃苏军占领莫斯科。然后分兵援助墨索里尼。与希特勒的估计相反,德军中的反纳粹将领认为,德军对苏联的进攻必遭挫折,至多勉强招架,苏联大反攻之时,德国民众及军队必对希特勒及纳粹的残余希望尽失,届时将是反纳粹力量的举事之时。1941年沙赫特在会见齐焌时,就曾预言,反纳粹的举事时间在当年6月,现在则推迟到1943年6月了。

     1943年 4月7日,宋子文复电齐焌:“兹汇美金3万元计合瑞士法郎12万元,收到后,希秘密设法交克兰,最好取出钞票,分次交给,以免外间注意。”4月16日,齐焌自瑞士复电云:“克兰嘱呈如下:钧座鼎力协助,无任感谢。深知办理款事异常困难。兹承高谊优待,铭感五中。实因进行要是,需款孔殷,否则不敢有扰。收据自当遵照来电,签妥交齐君矣。克兰敬候。”这里所说的“进行要是”,暗指推翻希特勒的有关活动。

     6次暗杀行动均告失败

    克兰、沙赫特、托马斯最初希望在国内外、军内外的压力下,能够迫使希特勒“退职”。其具体计划是:在东线和西线的高级司令官按照预先约好的暗号,一齐拒绝希特勒的命令,借以制造混乱局势。在此情况下,前陆军总参谋长贝克大将立即依靠驻守柏林的部队,夺取政权,解除希特勒的职务。不过,他们很快认识到,这是一种幻想。陆军中有部分年轻军官提出:“杀死希特勒是最干脆的。也许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于是,便有种种暗杀计划的提出,并且逐渐形成了“贝克-戈台勒-哈塞尔密谋集团”。经反抗力量多方联络,直到1943年2月才有举动。据德国资料,反纳粹密谋分子进行了不下6次暗杀希特勒的尝试。其中有一次,他们在希特勒乘飞机巡视前线的时候,把一颗定时炸弹放在他的飞机里面,但是这颗炸弹没有爆炸,密谋失败。

     1944年7月20日的行动是最著名的一次。当日,希特勒主持召开“狼穴”军事会议,陆军上校冯·施道芬堡将定时炸弹安放于希特勒作报告的会议桌一侧,准备在炸死希特勒后,立即宣布暗杀成功,切断通讯线路,在柏林的反纳粹分子立即接管首都,占领广播电台,宣布新政府成立,以贝克任国家元首,维茨勒本任武装部队总司令,戈台勒为总理。但是,由于偶然的原因,爆炸仅使希特勒受了轻伤,政变失败。政变在11个半小时内被平息,4980人被处死,7000人遭逮捕。

    蒋介石在7月22日就确知德国发生政变,日记云:“本周倭阁东条已倒,德国希特勒被刺未死,敌方之命运失败在即,固为可慰。然而敌国败后我不能自强,则虽胜犹败,究有何益乎!因之焦灼更甚矣。”

    可以确认的是,托马斯将军、沙赫特博士这两位和齐焌联系的人在“狼穴”政变后都被逮捕了,在1942年2月派人向蒋介石表示“忠诚”的法肯豪森将军也被逮捕了。由于克兰早已避居瑞士,因此逃过了希特勒的大逮捕。沙赫特、托马斯被捕后,囚禁于南提罗尔的下多夫集中营里,看守他们的秘密警察打算将他们全部处决。5月4日,盟军的先头部队赶到,法肯豪森、托马斯、沙赫特等人成为美军俘虏。

 

    摘编自《文史参考》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