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籍华裔画家李自力油画展9月在沪开幕

2010830 著名法籍华裔画家李自力油画展,是即将举行的第12届中国上海国际艺术节展博览重点展览项目,将于923在上海城市规划馆隆重展出。

 

画展以《画出我印象走进你世界》为主题,分“上海魅力”和“欧洲风情”两大板块。李自力在法国定居已20多年,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描绘欧洲风土人文景观的。自2005年后,回国探亲办展和访问的机会比较多,上海的新面貌、新风尚深深打动了他,激发了他的艺术灵感,他曾前后近十次专程回到故乡上海体验和感受,最终他以上海为背景创作了一批描绘新沪上风貌的作品,见证了上海的今天。透过这些作品,我们可以直接感受到画家对中国的眷恋和对故乡上海的赞美。

 

用“后印象主义当代派”的油画表现手法描绘中国上海的人文景观,这对一个擅长画欧式题材的画家来说,无疑是个挑战,这也是今年李自力画展的新看点。这次策展将“上海魅力”作品与“欧洲风情”作品并置展出,是为了体现画家“世界一个美,就在你身边”的理念。50幅近年新作极具视觉冲击力,既展现出画家对人生情感和社会人文的感悟,也表达了画家对当今人类审美精神的体验和赞美。这也恰好与2010世博会“城市,让生活更美好”的主题相契合。展览选择在上海中心之地人民广场的上海城市规划展示馆也深具寓意。

 

李自力油画展策展人林兴鹤表示李自力在世界各地曾经举办过百余次个展和联展,反响强烈,感同身受。这种共通的对美的感应其实是有其理由的——那就是“大美”,谓之大美的就是,不管你具有怎样不同的文化背景,不论你在何种环境下生存,人类具有共通的感受、理解和追求的那种美。它还不光是表面的和形式的,它更是内在的和精神层面的,是不需要定律和说教的自然之美。真如国际文化艺术促进委员会主席帕斯卡.先生在李自力画册的序言中所描述的, “当我们面对他的作品时,感觉到为我们开启了一个崭新的世界:一个无限美丽、色彩斑斓的地方,对我们每个人都犹如置身于交响乐编织成的磁场中,谁都难以远离......”,

 

站在观众的立场,用一句话来概括:看李自力的画是一种美的享受。感受美、表现美、传递美、追求美是李自力艺术的根本。作为“后印象主义当代派”的创立者,他在国际艺术理论界也曾多次谈到“美是大道理”的理念。在对艺术史和艺术哲学的探究中画家李自力找回了印象主义、后印象主义所具有的超越时代的那份永恒价值,并在实践和探索中摸索出了一整套性格鲜明、表现力独特的绘画语言。他的绘画作品的最大特色在于不是简单地描摹客观或仅仅在画面效果上做印象派绘画的翻版,而是探究更内在的当代人文精神和画家的审美体验。

 

关于李自力

 

李自力80年代末赴法自费留学,出国前,他从事装饰色彩和艺术哲学的理论研究,并在上海大学任教,出国后,他先后就读于巴黎国家高等美术学院和巴黎大学,获艺术理论博士,像他这样集理论与实践于一身的才子,在西方的留学人员中,为数及少,凭籍他在艺术理论和绘画实践的实力,在国际上已经可以说是个很有影响力和广受关注的知名画家。

 

1、瑞士著名艺术刊物《艺术与视角》曾这样评论道:李自力作品在国际上所受到的广泛认可和后印象主义当代派的出现,体现了以印象派为基本形式特征的绘画流派所具有的当代审美特征,同时也标志着写实主义正在进一步复苏的迹象。

 

2、法国著名资深艺术评论家, 法国艺术家联盟职委会常务理事 艾莱纳•古贝尔女士在专业艺术杂志“中国美术研究”中撰文称: 如果说赵无极,朱德群两位华裔画家在抽象绘画领域,已经为法国和世界作出了卓越成就的话,那么画家李自力无疑将是在写实绘画领域里最有潜力的后来者。

 

3、日本最权威的美术专业杂志《美术月刊》撰文称李自力是“出生中国立足法国的世界级艺术家”

 

4、法国“艺术关注”杂志赞誉李自力是 “当代印象色彩大师”

 

5、国际文化艺术促进会主席帕斯卡•福先生评价道: ( 李自力 )的努力和艺术天才感动了很多人,并赢得了当今具象绘画领域里不可动摇的国际地位”他是“后印象主义当代派”的创立者和引导者,无论是理论和实践都是十分令人惊讶的。

 

帕斯卡•福先生还评价道:李自力为当代绘画开辟了新的发展途径而备受关注。 他的成功是东西方文化融汇的硕果,他是一位我们时代的艺术大师。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