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农业起源理论--新仙女木事件模型


    新仙女木事件(YoungerDryas Event)是末次冰消期以来持续升温过程中的一次突然降温的非轨道事件,发生在约11ka B.P~10.14kaB.P.(12, 800~11, 500 a B.P.)之间。新仙女木事件大约持续了1300年,温度变化为6℃~8℃,代表了更新世最后一次气候事件,同西南亚中石器晚期和末期相对应。


    新仙女木事件模型采用同宾福德和弗兰纳瑞(见下文)相同的解释框架,它们涉及定居、人口增长与扩张、环境压力和食物资源压力之间的关系,而食物资源压力导致了种植和驯化。巴尔约瑟夫和贝尔福科恩等人意识到新仙女木事件的时间与农业起源之间的联系,并提出了自己的论点。他们认为:新仙女木事件导致气候不稳定,谷类作物传播减少,区域环境载能降低,因此,它彻底改变了西南亚中石器早期人类定居的生活方式。觅食者受到鼓舞并回到开展易于移动的居住策略,从而迫使自己充分利用分散的植物资源。最终,由新仙女木事件导致的更大的资源压力,促使西南亚中石器时期的人类开始种植野生谷类,从而走上了开展农业的道路。


    尽管新仙女木事件模型提出了引人注目的解释,但近来的研究表明:不断恶化的气候和不断减少的野生谷类植物间的相互关系(导致种植和驯化)存在很大的问题。首先,博特马在有关早期农业的花粉资料论述中指出:孢粉学的证据并不支持(实际上是与之相矛盾)新仙女木时期野生谷类减少的假设。其次,麦克克瑞斯顿和豪尔指出:过去虽发生过多次气候和环境的波动,却都没有导致农业的起源。然而,这种评判却忽略一个事实:人口压力是新仙女木事件模型中的一个重要因素。再次,为什么农业不在四万年前的智人时代产生呢?因为有关证据表明当时的智人和现代人一样聪明,那时也出现过几次巨大的气候变化,人类对植物习性的了解已经达到相当高的水平。这些问题新仙女木事件模型均不能给予解释。

 

引自:张修龙、吴文祥、周扬:《西方农业起源理论评述》,《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