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德明:曹操墓没人造假 有些质疑“实在可笑”

  曹操墓根本没人造假,这些东西都是实实在在从墓里出土的。而一些发出质疑声音的所谓的专家学者,他们根本就没有参与曹操墓的发掘和认定过程,甚至有些人连现场都没到过,他们对当时文物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在这些专家学者里,竟然没有一个是考古专业的,这简直就是拿曹操的名气做噱头,进行对别人的侮辱,对自己的炒作!


  目前,考古发掘工作已经接近尾声,从目前的证据来看,从考古学方面来认定的话,该墓的墓主人的最大可能性还是曹操。曹操墓是经过大量的专家认定,都是中国顶尖的考古专家。从参与曹操墓的寻找和发掘过程以及认定的过程来看,都非常严谨。所以,安阳西高穴大墓为曹操墓是个不争的事实。


  有人说曹操墓中的“画像石”是用电锯锯的,实在可笑,他肯定没有去过现场,而是单单根据网上的资料和照片所产生的谬论,因为现场的“画像石”经盗墓贼的骚扰,变成了有大有小的几千块,怎么可能是用电锯锯的?所以,没有亲眼所见,就不要妄加猜测。还有一种曹操的遗骨比曹操真实身份年轻六岁的说法,但实际上,对于遗骨的鉴定,人物误差在十岁之内都是正常的。


  对于曹操墓应该有墓志铭的质疑,在当时,墓志铭还没有正式出现,在西汉和东汉晚期的时候,曾有墓志砖一类的东西,上面仅仅记个名字,这个是存在的,但不普遍。所以,曹操墓没有墓志铭是非常正常的,只有到了南北朝时期,墓志铭——这种在石头上刻着生平事迹的东西才真正流行起来。


  对于《鲁潜墓志》上的现代文字“年”和“山字底”的“武”的真实性,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原所长郝本性说得很清楚:《鲁潜墓志》是标准的隶书八分体,从1998年至今,还没有人质疑过真假。而“武”字山字底的出处,在陆明君的《魏晋南北朝碑别字研究》中就有。某些专家说《鲁潜墓志》是最近两三年间假造的,但《鲁潜墓志》是1998年发现的,已经十几年了,可能是在两三年前假造的吗?这还不是自己打自己的脸?!


  安阳市文物考古研究所所长 孔德明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