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寓太虚”张火炎油画作品展


主办单位:北京红子兰艺术中心
策展人:刘北光
展览时间:2010年9月21日至2010年10月7日
酒会时间:2010年9月25日下午3:00(15:00)
营业时间:9:30-18:30(周二至周日)
地址:北京市朝阳区百子湾路22院街艺术区6号楼39号
电话:010-58074922
20世纪80年代之后,中国的当代艺术逐步成熟,伴随而来的是艺术的滥觞和新意识形态的集中展现。学院派艺术开始从主流艺术转换为边缘艺术,艺术表现形式也不再是单一的架上绘画,其它艺术形式也纷沓而至。
此时,张火炎先生正执教于国立东京艺术大学,他的艺术理念并没有受到艺术环境变化所带来的影响,他依旧潜心作画,探寻艺术的真谛,对“商业媚俗”的语调不屑一顾。
张火炎生于上海的一个艺术世家,早年受父母的影响,从小喜爱绘画,大学时求学于中央工艺术美学院,而后到日本继续深造,师事大薮雅孝先生,博士毕业留校执教,后返聘于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任教至今。张火炎丰富的艺术经历,使他在年轻之时便有深厚的绘画基底,海外留学,另他视野开阔,艺术观念得以创新丰富,表现技法也可谓娴熟概括。
他的艺术受到中国传统文化和日本文化的双重影响,在他的作品中,我们能读出动静相宜的生活情趣,静谧的画面,温和细腻的人体,在传统的写实主义风格中,张火炎极力的把它们表现的更加唯美。画树则有青翠欲滴直入云霄之姿,画荷则有出淤泥而不染之态,河水清清,房屋依旧,仿佛一切都如此朴素真实,存有艺术的气质。静谧温和的画面如同一首散文诗,在情深意切之处,尽情诉说田园风光的清新别致和寺院建筑的美轮美奂。他的作品带我们走进一个新的艺术状态之中,画面充满了中国的元素,风格趋向日本印象,西画特有的表现技巧使它们交织在一起,共同表达了异文化所带来的创新观念。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