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民艺术家:大地之子吴震启
吴震启书法
第一次见到吴震启是在一次新闻发布会上,前一天,刚刚接到采访他的任务,第二天一早就在一次书法活动中见到了他。作为活动的主持人,他声如洪钟,出口成章,引得阵阵掌声。活动结束后,我听到人们议论纷纷:“吴震启真是个才子!”“这还用说吗?”吴震启也被重重围住合影留念。他看到站在旁边的我,主动递上名片说:“媒体都是朋友。”在之后长达6个小时的交谈过程中,吴震启近60年的艺术生涯也如画卷般徐徐展开。
农民之子 根在热土
1952年,吴震启出生于河北隆化一个农民的家庭。8岁,他开始在家里写对联,从大门对、二门对、里门对写到猪圈门对,渐渐地写出了门道。写得好,渐渐地就有乡亲来请他写,写完了还管一顿饭,给他带来很大的成就感。吴震启是农民的儿子,农村是他的根,他心中始终都牵挂着农民。他写过一首七绝《念农民工兄弟》:“冬来倍念农民工,雪地冰天飘若鸿。又是年关屈指数,回乡最怕行囊空。”这首诗里凝注了他对农民工兄弟的关怀。一位网友评价道:“这些字句是那样亲切,充满了温情,琅琅上口,又蕴藉深厚,充分体现了一个有良知的诗人之诗心诗情。”吴震启对乡土的思念催动着他创作的激情,让他把生命所走过的痕迹写到纸上。他以 “甘流报国忧思泪,愿作安民艺术家”自勉,甘心做一个平民艺术家。
墨似熔岩 诗如沉雷
吴震启说:“诗歌是我生命的呐喊,书法是我情感的涓流。”诗书本是一家,诗书合璧是天下文人所共同追求的修养。他是一名真正的诗人,诗歌是他的第一生命。50年来,他竟然已经写下了6000多首诗,平均每年创作120首。他的诗歌具有思想性、艺术性和时代性,以现实题材为主,关心国计民生和国家重大事件。作为一个诗人,他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诗人原来是书家,吴震启是一位擅长楷、隶、行、草诸体的书法家。友人苏绍岭回忆道:“我通过县粮食局两侧大墙经常变换的标语注意到了写标语的年轻人,字写的进步很快、像模像样,后来知道他学习书法到了痴迷程度。遍访名师、刻苦研习,多少著名书画家喜欢和爱护他。皆因震启全身心执著虔诚地追求书法艺术、为人朴实、心地善良、待人坦诚无私。”10多年前,他凭借“通心堂万米诗墨长卷”一举打破吉尼斯世界纪录。然而他并没有躺在自己的功劳簿上止步不前,而是将这些凝结着自己半生心血的作品全部装箱束之高阁。他并不愿多谈自己过去的书法成就,别人问起来,他总是淡然一笑:“都是过去的事了,到了一定阶段人生就应该再出发。”
天下兴亡 人才有责
吴震启最重要的作品是《人才赋》,这是他凝结了10年的心血构思而成的中国第一篇《人才赋》。《人才赋》言辞优美,见解独到,提出了三个方面的问题。第一,文化重建问题。当下对传统文化的认识还未达到充分清理,需要探求传统文化与时代的融合和主流文化的形成。如果文化建设上不去,就很难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人们需要理想教育、爱国教育、艰苦教育和知足常乐、互相信任的道德教育。第二,吏治问题。用人不能任人唯亲,金钱也不能为所欲为,要调整社会人心,让人民对社会充满信心。第三,社会正义问题。社会上善良、弱小的人是大多数,如果他们在精神上情感上感到不平衡,就会对社会产生怨恨。用人要有正义感,也要用有正义感的人。吴震启认为国家的长治久安终归于人才,只有精英集团、集体智慧、未来社会才能引领国家民族向前。《人才赋》是吴震启人才观的写照,也是时代人才理念的纪念碑。作家朱俐安说:“读来感慨联翩,把赋格与文论如此绵密结合的非大家不能为。”
心系五环 高歌奥运
2008年,北京成功举办了盛况空前的奥运会。作为一名爱国诗人,吴震启挥毫作诗,为奥运的每一个项目都写了一首诗。当著名书法家沈鹏看到他将奥运五环比作“东方巨龙抖落的五个鳞片”时大加赞赏并欣然题写:“高歌唱彻百年梦、浓墨沟通五色环”。把冰冷的体育写出情感和色彩来并非易事,吴震启就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为了《乒乓球》这首诗,他曾特地赶赴国家体育总局乒乓球训练场体验生活,最后形成《乒乓球》这样一首诗:“日月为球天作台,风云围睹世人裁。纵然未解孰能胜,打出星光万点来。”整首诗充满了浪漫的想象力、不同凡响的创造力、博大的理念和高雅的情趣。这首诗广为流传,乒乓球业内人士对此也极为赞赏。北京奥运虽然已经结束,吴震启奥运诗书却给中国乃至人类留下了一份宝贵的精神财富。
互联情谊 网聚天下
吴震启广交游,友朋如云,而博客则成为了他网聚天下的重要平台,他的博客贵在原创、纯净和每天更新。去年,他参加了“中国首届博客大赛”,摘得“中国十大博客”的桂冠。吴震启参加比赛不是为了出名,而是想要把他的艺术与网络相结合,让更多人看到。他希望用他博客的声音影响社会,能引导网民追求责任感,弘扬主旋律,宣传美好事物,而不是随波逐流,一味追捧低俗文化。有了博客以后,他对天下似乎多了一份承诺,坚持每天至少要上一件作品。网友吴晓蓉是山西大同的一名中学老师,她看到吴震启送别季羡林的诗《长相思》时非常感动:“感谢吴震启先生,您让我对中国的学者充满了敬意!感谢吴震启先生,您教给我做一个怎样的读书人,怎样做一个读书人!”
书墨行吟 宝岛佳音
吴震启的心中有国家,有百姓,有奥运,也有海峡两岸。今年3月,他用诗歌、书法和吟诵感动了宝岛观众。3月27日晚,台北中山堂座无虚席。作为融合了中国古典音乐、诗歌和书法的《动势》音乐晚会的主演,他为这场音乐会创作了九首诗词,并且现场吟诵。在这场音乐会上,他不仅要当场在竖立的纸上悬空挥毫泼墨,而且必须在乐曲的演奏时间内完成,节奏与乐曲保持和谐。他不仅做到了,而且感动了许多人。演出中有一首古琴曲《离骚》,他吟诵了一首《望江怨》:“长相忆,屈子行吟难寻迹。忠魂何方立?满怀情愫华章溢。琴声湿,万古咏离骚,汨罗江水泣。”苍凉的古琴演奏和诗歌的吟诵增强了感染力,观众也仿佛身临其境,回到了2000多年前的汨罗江畔,怀念这位正直、宁死不屈的文人,追问时代与历史。朗诵结束后,他又现场挥毫,将这份挥之不去的情感凝结在了纸上。那天晚上观众极为热情,单是签名就到午夜12点多。台湾媒体人张小姐说:“这样的艺术表现形式还是第一次看到、听到,不仅音乐的韵味与诗歌吟诵的意境完美结合,吴震启先生精湛的书法艺术令人惊叹,整场晚会让人感受到的是音乐、诗歌、书法艺术完美融合。”
北地白杨 大地精魂
打开吴震启的博客,处处可见真情流露的留言、评论,他与网友的唱和也形成了一道风景。承德的聂清义、龚河说:“如果你正经历坎坷,希望你认真读一读吴震启,感受一些新东西,努力成为后者,你可能付出撕心裂肺的代价,但同时,会赢得刻骨铭心的收获。”网友刘凌云说:“吴震启先生的诗书合璧是中华文化的标志性代表。他书法的严谨认真风格,诗词的哲理性和表达的严谨完美性正是陶冶情操,抵御浮夸猎奇,判识引诱的良方!”相声大师姜昆评论道:“震启投笔,大都是见景有感,短信传送。产量一高,逼的他遣词造句不能重复自己,于是就愈发地讲究起来,因而质量也自然提升。古人云,嘉会寄诗以亲,离群托诗以怨。吴兄的诗以亲见长,没发现以怨的。想是该人合群,且不孤傲。”
吴震启是书法家,更是诗人。他将生命献给了艺术,将真情洒向大地。从艺50年来,他的奋斗历程与整个时代浪潮交相辉映,给人以启迪。在权、名、物欲横流的今天,很多人迷失了自我,沉浸在物质世界中,满足于虚荣与贪婪,而吴震启却真诚实在、不浮不躁、潜心学问、关注一切,用自己的诗歌书法传达着时代最洪亮的声音。他是华北大地上一棵挺拔而倔强的白杨树,有极强的生命力,折磨不了,压迫不倒;他伟岸,正直,朴质,严肃,也不缺乏温和。这就是他,大地之子吴震启。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