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科院学者公布证据 回应曹操墓三大质疑
引起学界最大争议的魏武王碑
昨天,中国社科院考古研究所研究员唐际根在一个媒体论坛上回应近日针对曹操墓造假一说。他综合自身研究成果,并借鉴部分其他学者的研究结论,逐一列出证据,对当前几个最为流行的质疑进行回应,最终指出:曹操墓不可能造假。
>>质疑
核心证据石牌伪造
>>回应
地层关系无法造假
唐际根指出,石牌为真最重要的一个证据就是考古地层关系,石牌发掘出土,这种地层关系是没有办法造假的。石牌上的皮壳、土垢、水垢无法造假到这种程度。此外,考古周围有千余居民,考古现场有从事清理地层、绘图、清点文物等工作的众多人员,“(如果是造假)我不相信没有一个有良知的人站出来说出真相”。
此外,从文字方面,唐际根指出,石牌上的文字的结构、书体、用法以及文字内容都经得起时代风格、典章制度、组合关系检验。鉴于目前大墓中没有出土墓志或印章,唐际根指出,“如果是造假,当造墓志或者印章啊!”
>>质疑
鲁潜墓志为假
>>回应
二者字体差别甚多
曹操墓热议之中,早年发掘并指出了曹操墓现今方位的鲁潜墓志,此番也连带受到了质疑。质疑者认为,墓志本应记述墓主生平,但鲁潜墓志却指出了曹操墓的位置,有“此地无银三百两”的意味。 唐际根指出,提出此类质疑是因为质疑者没有“做功课”。墓志内容的发展经历了一个历史演变,不能用今天的眼光衡量最初的阶段。此外,也有观点质疑鲁潜墓志的文字跟曹操墓石牌字体相近,因此认为是同一人造假。唐际根调出图片,一一比对,指出这是个“伪质疑”,事实上鲁潜墓志的字体同曹操墓石牌字体有很多差别,但与同时期的西门豹祠后赵建武六年刻石相同。
>>质疑
魏武王称号为假
>>回应
史书多有此种记载
对于大墓的质疑中,自始至终都有关于“魏武王”称号的质疑。有观点指出,这种称呼将阴名和阳名混为一体,没有任何文献中提及。唐际根综合目前既有的研究成果列出了文献中的相同表述:东晋孙尴《魏氏春秋》中“魏武王姿貌短小,神明英彻”;南朝时期沈约编著的《宋书·卷二十三·五行三》:“汉献帝建安二十三年,秃鹙鸟集邺宫文昌殿后池。明年,魏武王薨”。
他指出,曹操生前是魏王,有自己的封地,武王虽是谥号,但也只能是有封地前提下的“武王”,故应称“魏武王”。历史上还有中山靖王、鲁恭王等称呼存在。
´,´
事件回顾
全国23名专家质疑河南安阳曹操墓蓄意造假
扬子晚报8月23日报道 从安阳曹操墓的发掘之日起,关于曹操墓真伪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学术界也因此分为了“挺曹派”与“反曹派”。安阳曹操墓被评为2009年十大考古发现后,有关曹操墓真伪的质疑声并未因此消失,8月21日,由“反曹派”主要人物,学者倪方六发起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在苏州召开。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反驳,最终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
那厢
曹操高陵展馆9月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
来自河南省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的消息,曹操高陵展馆9月份对外开放,门票价格初步确定为60元。同时,曹操高陵出土的文物也由原来的250件增加到400余件。
为满足游客需要而就地修建的曹操高陵临时展馆,在经过3个月的紧张施工后,展厅和环廊建设即将结束施工。据安阳曹操高陵保护利用工作领导小组负责人介绍:“这处展馆面积787平方米,建成后,将具备游览接待、放映展示等多种功能。”高陵参观环廊规划设计全长291米,建筑面积约700平方米。现在,河南省和安阳市的相关专家已经整理展板文字20余万字,资料图片500余幅,正在研讨布展事宜,预计9月完成布展工作,9月底正式对外开放。
据悉,曹操高陵考古工作已近尾声。1号墓和2号墓的清理工作预计于9月底前结束。而原来文物部门向社会公布称,在发掘中发现了250件文物。经过修复,这一数字增加到400余件。
这厢
23位专家讨论后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发现和发掘过程,存蓄意造假行为
文字之疑
出土石碑出现“现代文字”
发言人:李路平,金石研究专家,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
先有必要说一下《鲁潜墓志》。鲁潜,是后赵时期的一位正三品官员,他的墓志1998年4月出土于河南安阳。鲁潜和曹操原本是八竿子打不着,但因为这个墓志明确详细指出了曹操墓的具体方位,因而成为验证真伪的源头环节。
李路平说,通过对《鲁潜墓志》的研究发现,《鲁潜墓志》中有一个“年”字,写法和现在的写法几乎一致,不符合当时的隶书书写规范。其中的“岁”字也让李路平觉得可疑,他说,北朝时期的人写“岁”字,上半部分应该写成“止”,而不是“山”。《鲁潜墓志》的“岁”字上半部分恰恰是“山”,同样不符合当时正确的写法。
与《鲁潜墓志》同样受质疑的还有那三块出土于曹操墓的“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挌虎大刀”,还有个是“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前两件“文物”上的“武”字与《鲁潜墓志》上第二个“武”字写法一样,错把“止”部写为“山”。“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石牌中“武”与《鲁潜墓志》中第一个“武”字同样“止”下横出头太长,错写为“之”部,差一百多年间“武”字错写、刻画的工匠如出一辙,这三件“文物”与《鲁潜墓志》为同一人操刀。
“另外,从《鲁潜墓志》和曹操墓出土石牌的公布拓片来看,上面毫无石炭岩在地下侵蚀千年的石花。”李路平说,“这样拙劣的造假手法,其造假时间,长不过三年,短则只要三天”。
称呼之惑
当时不会被称为“魏武王”
发言人:林奎成,历史学者,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
历史学者、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林奎成考证了古人名号由来,认为在整个曹魏王朝时期(即公元220-265年),曹操不可能被称为“魏武王”,有着这样称谓的石牌更不应该出现在曹操墓中。
林奎成说,曹操生前受汉封,先封“魏公”,继封“魏王”。“公”和“王”都是爵号。但曹操死后,“魏王”就不再是曹操,而是曹丕了,因为曹丕世袭了曹操的爵位。曹操死后,谥号“武王”,对他的称呼只能是“武王”,绝不可能是“魏武王”。道理很简单,“魏王”是生前爵号、是显名,“武王”是死后谥号、是冥名,二者混用,便是违制。古代礼制要求严格,阳名和阴名肯定不可以同时用。
另外,在曹操死后的曹魏王朝时期,对曹操本人的称呼,只可能有三种,即太祖(后曹丕追谥的庙号)、武皇帝、太祖武皇帝,不可能称之“魏武王”。“依此反推,现在曹操墓中出现‘魏武王常所用’系列石牌,只能是造假。”林奎成如是说。
´,´
画像石之争
画像石明显是用电锯锉的
发言人: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导、魏晋文学研究专家
一直研究魏晋文学的黄震云教授,从安阳曹操墓中出土的汉代画像石方面对曹操墓的真伪进行了考证。黄震云教授说,他早在2008年就在动车上看见了河南安阳为曹操墓做了一篇题为“这儿就是曹操墓”的广告,可那时曹操墓并未进行正式发掘,墓主身份也还未进行确认,他们怎么就确定这个墓是曹操墓?
黄震云教授说,从曹操墓一些已公布的画像石图片中看出,该画面是仿照山东嘉祥的汉代画像石,具体内容连山东考古界也没有搞清楚是什么。而作伪者找到了最能表现作战场面的图像,认为这和曹操身份符合。恰恰闹了笑话。
其次,从画像石的风格来说,曹操墓出土的画像石风格如北魏常见的线刻。作伪者虽然了解汉代画像石的刻法,但是刻工水平低下,仿照了北魏的线刻法,帽子模仿汉代委冠。
“大家从图片上可以看出来,整个图像用现代工具开槽太深,说白了就是用电锯锉的,边框斜打得太过明显,甚至连石头印痕、石头粉末还在的情况下在上面抹上黄土冒充。 ”黄震云指着投影仪上的图片说。
规模之辩
老子与儿子墓怎会同规模
发言人:张国安,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
本身也是河南人的张国安承认,当第一时间听到安阳出土了曹操墓时,第一反应是头脑嗡的一声,感觉怪怪的,第二天醒来,就笑了。
“因为‘魏武王常所用’石牌是正方最直接证据,恰恰也是反方最有力证据。先不论‘魏武王’这个称号,单‘常所用’这三个字,无论考古学还是历史学都没有这三个字,它没有先例,这颇有‘此地无银三百两’之嫌”。
此后,张国安称自己从墓葬形制变迁看,曹休墓与东汉晚期墓有着明显相似,但安阳的曹操墓平面形制则与西晋洛阳两室墓常见格局相同,以及象征墓主身份地位的墓葬内收台阶,曹操与曹休居然都是7级,老子与儿子墓居然都是同等规模,无法显示身份差异,因此西高穴墓主不可能是曹操。
此外,张国安称,史实明确记载卞氏、曹冲都曾移来与曹操合葬,但现在的考古成果不能证明。“不是大规模的陪陵群,又没有找到卞氏皇后印章,以及女性尸骨年龄又不符合,难道要推翻《三国志》的诸多历史记载吗? ”
犀利言辞:
“刘庆柱若没说谎,我自我了断”
胡觉照 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历史学者,《异说三国》作者
在河南安阳“曹操墓”的认定中,刘庆柱的作用无人能匹。这不仅表现在其力挺的不余遗力,更因其具有中国考古研究所前所长,学部委员的荣誉,一言九鼎。然而仔细思考就不对了,原来刘先生虽然学富五车,在“曹操墓”的认定中却缺乏应有的诚实。
对于倪方六先生提出:“曹操墓”没有墓志铭是最大硬伤。刘庆柱提出:(一),曹操时代尚不流行墓志铭;(二),墓志铭最早出现于南北朝;(三),业外人说外行话。循着刘庆柱先生的思路,仔细查阅有关资料,原来并不是刘先生所说。
墓志铭有一个逐步形成的过程,次序依次为:坟墓,坟墓+墓志,坟墓+墓志+铭颂。再到后来,墓志铭从坟墓剥离,成为独立的完备形态。东汉时期,贵族、豪门死者墓志已经十分普遍。而墓志铭不过是墓志的完备形态。刘庆柱先生利用墓志与墓志铭之间微小区别,将墓志一节隐藏起来,在墓志铭出现时间上大做文章,以占据口舌之争的不败之地。
我愿和刘先生一块去测谎,我要是说谎了,人说老而不死是为贼,我自我了断;如果刘庆柱说谎了,也不要刘先生了断,就请刘先生以后不要胡说八道,把尾巴夹起来做人!
有曹操墓造假的铁证
倪方六 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记者、南京信息工程大学语言文化学院兼职教授、《三国大墓》作者
当有记者提问“有一位河北专家据说手里有能证明安阳曹操墓是造假的铁证,他为何没来?”
倪方六表示,这位专家是河北的闫沛东,可以肯定地说他手里有安阳曹操墓造假的铁证;他本来(来苏州)火车票都买好了,可临时退票了。他和另外的一个机构正紧密合作,在酝酿怎样更好地揭穿(安阳曹操墓)这个骗局。
当然,他自己本人也承受了很大的压力,所以这次没来论坛也是有这方面的原因。虽然他本人没来,但是他的论文是来了的。而且他手里确实是有这个(证明曹操墓造假)的证据。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