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古人有多潮? 出土文物里的时尚元素

  核心提示:我们古人有多潮?男人穿薄纱,女人踩高跟,家备冰箱,手挎LV,送的戒指像劳力士,采个珍珠带潜水服,我们的古人就是那么潮!那么HIGH!那么牛!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个陶俑拎包的姿势~~环保袋,LV经典款。手提拎包,简洁大方明了!


  “时尚真的就是轮回啊,而且一轮回就是几千年1近日,一些网友在网上猛发文物图片,声称发现了“时尚真理”,那就是“轮回”。在这些文物图片中,有与现代饭盒相似的三国时装食物的方格盒,也有隋朝的高跟鞋,敦煌壁画中像极LV的“手提袋”……难怪有网友说:“谁要再说古人不够潮,我就跟谁急”。


  一把王莽时代的青铜卡尺,除了没有精细的刻度外,跟现在使用的游标卡尺几乎一模一样;一个从明墓里出土的戒指,上面竟然刻着手表的指针和时间;一组侍女陶俑,身上的长裙与现在的吊带长裙没什么两样……而一个与现代用品惊人相像的,是一个越窑青瓷方格盒。这个青瓷方格盒被分为七个大小不一的方格,并配有一把勺子。据称这个东西是三国时代盛食物的盒子,相当于现在的“便当盒”。“是不是曹操军队吃盒饭用的饭盒啊?要不就是当时白领的便当盒,跟咱们用的也太相似了。”网友们如此调侃。


  更让人吃惊的是,大家还发现了一个有着陀螺发型的陶俑,那模样,跟《喜洋洋与灰太狼》里的懒羊羊简直一模一样。“不能不说,可能真的有人穿越了,把现代时尚带到了古代。要不然,为什么古代人能这么潮?”网友们不禁开起了玩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轻盈的薄纱批在男人身上 怕是意大利的俊朗名模都没那么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米老鼠的大耳朵惊现 再看手势像不像NOBODY里范儿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是冰箱 真的用冰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鹿鼎记》里 林青霞的范儿 现在的女孩子 还有魄沿袭吗?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前段时间发现的那两具石棺里,旁边的三合土里挖出的陪葬物,有个像手表一样的戒指,但是这个墓是明朝的一个王爷的……这个千真万确!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唐朝发网。唉!想当年真的就是中国引领潮流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敦煌壁画中的17窟唐侍女,看这唐朝提包,这形状这花纹……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王莽时期的卡尺!和我们现在用的几乎没差……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南宋球靴


  这双南宋球靴用牛皮制成鞋面,在鞋底上钉上圆头铁钉,向外突出,很耐磨,再涂以桐油,使之不漏水,不禁让人感叹其工艺之精湛,足球鞋还带钉子,跟现在的异曲同工啊~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代Taxi—— 记里鼓车


  汉代有种马车,车上站有木人,手中握有鼓棰。马车每驶至一定里数,木人就会挥动鼓棰,敲响前方的小鼓,古代称之为记里鼓车——出租车啊!还能记历程~~按公里算钱……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内衣外穿根本就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看这才叫壮观!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代“冰箱”--冰釜


战国时代的冰箱——1978年出土两件战国曾侯乙楚墓冰釜。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隋唐帏帽(用于遮挡风尘)


  身上还是无袖装——如今少数民族很好的诠释了这个传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1990年浙江省杭州市半山镇石塘村战国墓出土 浙江省杭州市文物考古研究所藏


  敞口,斜壁,圆底,圈足外撇。素面无纹饰,透明,器表经抛光处理,器中部和底部有海绵体状自然结晶。此杯是用优质天然水晶制成的宝用器皿,国内罕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东晋灰陶彩绘女俑


  1955年南京砂石山石子风出土,南京博物馆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有没有觉得这个帽子很特别?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蹴鞠在宋代走向繁荣的一个重要标志就是出现了行会性质的全国专门的蹴鞠组织——齐云社。它是宋代的鞠客(蹴鞠艺人)为了维护本身的利益和提高技艺组织起来的行会,是当时全国性的踢球组织。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这个是啥?说出来吓死你!高跟鞋!


  14世纪:最早的高跟鞋源于中国明朝,为明朝时新的女鞋,于鞋底后部装有4厘米至5厘米高的长圆底跟,以丝绸裱裹。北京定陵出土的尖足凤头高跟鞋,制作十分讲究。北京定陵曾出土尖翘凤头高底鞋,鞋长12厘米,高底长7厘米,宽5厘米,高4.5厘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坡跟鞋鼻祖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这刺绣,看这新潮的设计!看鞋底的细节!啧啧~


  还是高跟鞋,保存完好的。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战国时期的皮鞜履


  皮鞋皮鞋!这真的是皮鞋啊!想不到老祖宗已经如此潮流了!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银首人俑铜灯 战国(公元前475年—公元前221年)


  高66.4厘米 1976 年河北省平山县三汲中山王墓出土 河北省文物研究所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大家注意发型!!


  大家注意他的后背~后背~后背!


  对,日本的和服还有发型完全承袭了我们战国时期的服饰打扮特点啊!悲哀碍…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代坦克


  因为找不到文物的所以用了张剧照。这个“坦克”也就是戚继光在蓟州造的偏厢车。其创建的车骑营中的战车部队,简直就是类似于现在装甲战车部队:车营编官兵3100余名,佛朗机炮256门,大将军(重型大口径火炮)8门;每车营有战车128辆,每辆战车配有佛郎机2门、鸟铳4杆、火箭手4 人,平均每12名士兵装备一门火炮,临战之时火枪轮番射击可以终日不停;骑营编官兵约2700名,装备有60门虎蹲炮。


  那些无法用常识解释的古代发明:商代妇好墓出土三联甗。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类似现在的煤气灶,独一无二的复合炊具~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明朝的毛笔


  啊!我们现在用的水笔什么的都是他的后代子孙。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刺青馆,纹身店


´,´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考古人员在秦陵挖掘的宝剑,其剑到现在还是锋利无比,原因是剑锋上面覆盖了一层铬。


  听起来不算神奇,但是人类直到1938年才发现了铬!可是几千年前我们就能成功应用铬了……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看标签——饭盒~饭盒~饭盒~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古人老早就开始吃烧烤了——东汉釉陶烧烤炉


  烧烤历史源远流长!上面放的是蚂蚱么o(╯□╰)o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