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人士称曹操墓文物出自南阳地下造假点
21日在苏州召开的“三国文化高层论坛”,再次引起了公众对安阳曹操墓的质疑。一片质疑声中,“河北文化学者”闫沛东的声音最为引人注目,他自称已经掌握了录音证据,可以揭露曹操墓所谓证据的造假全过程。
昨天,闫沛东更是主动与本报记者联系,称河南方面公布的曹操墓出土文物均系伪造,他还公布了造假制假的详细过程,“做一个所谓出土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只要花不到200块钱”。
这个闫沛东很神秘
在苏州“三国文化高层论坛”分发的材料中,明确说明闫沛东将来会场,公布曹操墓造假证据。据论坛秘书长倪方六向记者介绍,在北京经营文化公司的河北人士闫沛东在曹操墓考古发掘时,就到西高穴村做了长期明察暗访。查访中,闫沛东获得了考古队方面公布的出土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画像石以及“鲁潜墓志”均为农民伪造出来的重要录音。
令人感到诡异的是,闫沛东并没有在记者们的期待下出现在苏州论坛会场,取代他前来的是一位和他一起做调查的张姓老者。倪方六给出的解释是:闫沛东本来火车票已经买好,但临行前由于朋友劝阻等各方面压力而取消行程。但他通过倪方六表示,自己正在找机会公布录音,准备彻底揭穿安阳曹操墓这个“骗局”。从21日开始,记者就多次尝试联系闫沛东,但这个神秘人物除了几条犹如“新闻通稿”的短信外,始终没有接听电话。
盗版《三国演义》成物证
昨天下午,记者终于拨通了刚刚回到北京的闫沛东的电话。电话中,闫沛东向记者公布了造假者如何制造石牌等“出土文物”的具体细节。
闫沛东告诉记者,自己当初到西高穴村明察暗访时,考古队并没有引起警惕,因此并没有遇到阻力。在村民家里,被考古队雇佣、进入考古现场打工的农民对他侃侃而谈,毫不掩饰地说出自己亲眼目睹的考古队造假的全过程。
此后,闫沛东又到南阳做进一步查访。他告诉记者,通过农民的证明,他发现,考古队宣布的出土文物——“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石牌、“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等石牌、画像石,以及指明曹操墓方位的“鲁潜墓志”,都是在南阳一个地下造假工厂生产出来的。
闫沛东说他曾偷偷潜入了那个南阳造假地下窝点。在地下窝点头头的小铁床上,他发现了一本盗版《三国演义》,可见,制假者工作时,曾不断翻阅《三国演义》作参考。闫沛东说,《三国演义》的扉页上还有固定电话,后来经他查证,那些是西高穴村村干部的手机号码,是造假者为了方便联系而写下来的,他偷偷地把那本《三国演义》带出来,这可以作为曹操墓造假的重要物证。
至于人证,闫沛东表示,西高穴村的村民徐某已经答应他为曹操墓造假作证,此人曾经被河南考古队雇佣,参与曹操墓发掘,亲眼目睹了考古队造假的全过程。
做个石牌,不到200元?
“我还亲眼目睹了制造石牌的工具,弄清楚了石牌、画像石制造出来的全过程,并拍了照片!”闫沛东在电话里向记者透露。
他说,南阳造假者制作石牌时使用的模具,其实是一种金属槽,里面存放着腐蚀石料表层的液体。将新石料浸泡其中,会立刻产生风化效果,如此做旧仿古出来的石器格外古朴、凝重!至于石牌上的“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魏武王常所用慰项石”的铭文又是怎样造出来的呢?闫沛东对记者说,这是造假者在石料上用刻章技法套印古代字体,或隶或篆,随心所欲。然后,造假者利用电钻和钢钉,精雕细刻,为了做旧,他们还撒上发霉气味的黄土,使得仿造品古色古香,几可乱真,散发岁月沧桑的气息!
“我和你通电话的时候,手里就拿着一个和‘魏武王常所用格虎大戟’差不多的石牌,但古意盎然,比前者精美得多,是我的朋友在潘家园订制的,产地也是南阳!”闫沛东说,在南阳当地订制这样一个石牌,只要花170多块钱就行了。
闫沛东头衔耐人寻味
一位“挺曹派”考古学者昨天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对闫沛东的言论不予置评,他反而提醒记者注意闫沛东的身份,“这个人很神秘,他自称河北学者,而河北邯郸的一些学者长期来坚持认为曹操墓是在河北邯郸境内!”
记者在“三国文化高层论坛”拿到的材料显示,闫沛东的公开身份是“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中国三国文化研究中心顾问”,但记者在“百度”和“谷歌”上反复搜寻,都没有找到和“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和“《中国文化发展内参》”相关的信息。
新闻附件
23个学者名单披露
23名学者在苏州召开“三国高层文化论坛”,质疑曹操墓造假。那么这23人是什么样的学者?记者拿到的材料显示,当天参加论坛的学者其实是19位,分别为:黄震云(中国政法大学中文系博士生导师)、吴锐(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研究员)、张国安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魏晋史博士、《颠覆曹操墓》作者)、邓中堂(古邺城文化研究会会长)、林奎成(河南开封文联书画委员会主任)、胡觉照(中共西安市委党校历史系教授、《异说三国》作者)、陈立柱(安徽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副所长)、侯露(安徽省剧协副主席)、李惠民(安徽电视台原副台长)、翁飞(安徽省历史文化研究中心主任)、张立志(安徽省易学研究会副会长)、高杰(亳州市篆刻学会副秘书长)、李刚(亳州市文物处博物馆科科长)、马明亚(《亳州晚报》新闻工作者)、王占峰(亳州市三曹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魏宏灿(亳州市亳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李路平(江苏省书画鉴定委员会主任委员)、倪方六(中国盗墓史研究学者、《三国大墓》作者)、陈议(江苏省长三角律师事务所主任律师)。
而派私人代表与会的学者为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副院长)、刘心长(邯郸市历史学会会长)、闫沛东(联合国世界新经济(中国)研究会秘书长、《中国文化发展内参》执行总编)、李灿(原亳州市博物馆馆长)。加起来,正好23人。这份名单中,来自河北的学者有三人,来自安徽的学者则多达11人,而河北邯郸和安徽亳州,是多年来一直和河南争夺曹操归属地的两个热门地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