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墓是利益的“牺牲品”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从安阳曹操墓的发掘之日起,关于曹操墓真伪的议论一直不绝于耳,而学术界也因此分为了“挺曹派”与“反曹派”。

据媒体报道,近日,由“反曹派”主要人物、学者倪方六发起的“三国文化全国高层论坛”在苏州召开。全国各地的23位专家学者,从各个方面对曹操墓的真实性进行了反驳,最终形成共识:安阳“曹操墓”在发现和发掘过程中,存在人为策划、蓄意造假的行为。

判断曹操墓的真假与否,原本应当更多地立足于考古环节,通过对曹操墓真假的辨认,更多地了解和掌握三国时期的历史、文化、人文和生活习惯等。

然而,不知从何时起,考古也成了一门“生意经”,很多地方、管理部门、考古工作者等,都将考古的视线由研究历史转向“发财致富”上了。于是,考古的结果已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否给地方带来巨大的经济利益和政绩;于是,潘金莲、西门庆甚至秦桧等历来为民众所不齿,甚至为民众所唾吐的历史人物,也成了各地争抢的“英雄”,成了可能为地方创造经济利益和政绩的工具。

我们并不反对通过对历史文化的适度挖掘和开发,形成一定的经济利益,并为进一步地挖掘、开发和保护历史文化开辟一定的创收渠道。作为一个具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需要保护的历史文化太多太多,完全依靠政府投入,也难以满足需要。但是,目前各地对历史文化的开发和利用,已经完全脱离了历史文化挖掘和开发的范畴,这种“狂吃古人”的做法,与保护历史文化已经完全风马牛不相及,是一种变相的破坏,甚至可以与偷盗文物的盗墓行为相提并论。

按理,曹操墓的真假与否,完全可以进行更深入、细致的研究和探讨,查阅更多的资料、了解更多的情况、听取更多的意见,以期对曹操墓的真假作出更加科学、合理、客观的评价和认定。在此基础上,再去研究如何对曹操墓进行开发与利用。遗憾的是,当地政府已经饥不择食地要利用曹操墓来展示政绩、争取利益了,要让曹操来为他们圆一个发财梦、政绩梦了,那还顾得上它的真假呢?而理应更加尊重事实、尊重历史的考古学家们,也已经被急功近利的政绩观所绑架,顾不得躺在墓中的人到底是不是曹操,也听不得不同意见,而是竭力支持当地政府挖掘和开发,并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经济利益。至于以后会不会因为新的证据的被挖掘出来,推翻现在的结论,那也可以一概不顾,反正先把政绩和利益捞在手上再说。

也正因为如此,尽管反对声很强烈,质疑声很多,曹操墓仍将按照当地政府的目标“按时”对外开放,开始为地方政府创造财源。

那么,曹操墓的真假也就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利益,是“林城神侠”独孤意口中的“商业价值最大化”来说了算。

我不知道,这算不算是中国考古工作的一大悲哀。

责任编辑:田家宾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