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色剪影白纸底板,带你回到老上海
一群上海小囡正在弄堂里做游戏,梳羊角辫的女孩轻盈地跳着橡皮筋,“跳房子”的小男孩动作太大眼看要摔倒……栩栩如生的黑色剪影衬着白纸底板,仿佛将人们带回几十年前的老上海。最近,这套以弄堂游戏剪影为主题的世博明信片、纪念封在沪出版,为世博游客开启一扇了解海派民间文化的小窗。
弄堂游戏剪纸作品的设计者李建国是土生土长的老上海,曾参与主创剪纸电影《葫芦兄弟》。由于热爱剪纸,李建国曾查阅各种资料进行考据,发现剪影艺术源自汉武帝时期。他说,当时宫廷术士运用皮影戏手法,再现武帝早逝宠妃李夫人的“身影”,此后一批批商人、艺术工匠通过丝绸之路将皮影艺术传到西方,欧洲人用纸染成黑色代替皮革来表现人物侧影,逐渐发展成剪影艺术。上世纪20年代,名记者戈公振到法国采访后,在《申报》上发表的剪影趣闻在国内美术界引起轰动,此后《良友画报》开辟“良友人影”专栏,剪影逐渐成为一种典型海派艺术样式。
这几年来,尽管精细描摹人物形象的艺术形式越来越多,但剪影的视觉效果仍旧别具特色。
去年初,李建国打算设计一套以弄堂游戏为主题的剪影作品,向上海世博会献礼。在静安区“南阳公寓”老弄堂长大的他,一直有着浓浓的“弄堂情结”。孩提时代,他常和邻居孩子们一起玩弄堂游戏,直到家家户户飘出饭菜香味才肯回家。“如今,这种代表上海风情的弄堂文化已不多见,它不仅可以让各国游客了解上海居住文化,也能引起海外游子的共鸣,保留一份城市记忆。”
为创作弄堂游戏系列,李建国走访数百条上海老弄堂,一有空就到老房子里走走逛逛,从静安区的老弄堂,一直寻访到虹口、徐汇等区的各种老洋房、石库门弄堂、旧式新里等。
“每次走进老房子都有新发现,”李建国说,以静安区陕西北路风情街为例,新闸路至南京西路一段短短500米云集着崇德女中校舍、何东公馆等20多处名人旧居、革命遗迹等保护建筑,老弄堂的地砖、墙面以及建筑物门楣、窗格等千变万化,这些都是剪纸艺术的可选题材。
李建国创新表现手法,用刻纸、镂刻等技巧描绘精细的弄堂镂花围栏等,借鉴电影构图方式表现画面外的场景,达到开拓画面、遥相呼应的效果,还特别注重表现人物服饰等细节。“老鹰捉小鸡”、“丢手帕”、“放风筝”、“九子游戏”等数十幅“弄堂游戏”剪影作品简洁又不失细腻,画面生动,过目难忘。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