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叶罐成为拍卖新宠的投资启示
前不久偶然翻阅《新民晚报》,读到一篇报道,文中讲到茶叶罐最近也开始成为艺术品投资拍卖的新宠。在7月6日杭州西泠印社专场拍卖中,一件民国沈存周制锡胎茶叶罐以11.76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另一件唐云画徐素白刻竹雕茶叶罐则拍出了21.28万元。虽然相对年初一把“相明石瓢壶”(紫砂壶)拍出的1232万元世界纪录来说,价格绝对额还不过是小巫见大巫,但是联想到上半年屡现于媒体聚光灯下的绿豆、大蒜、中药材等等先后被爆炒的实例,社会上对各类商品的炒作之风渐盛还是让人不禁触目惊心。照目前这种趋势下去,早晚会有近如普洱茶、远如郁金香那样的泡沫出来。
为什么会有如此众多的价格乱象发生呢?在我看来,不外乎三个原因。其一,社会上低成本资金仍然极为充裕,而资本逐利的天性,不放过任何暴利的机会。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国家为刺激经济复苏将利率降至历史低位,并且投放了大量的货币,导致社会上堆积起大量的低成本资金。其二,房地产、股市、实业投资等传统资金海绵机会缺乏产生的挤出效应。其中特别是房地产,年初以来国家一波又一波的地产调控,从预期和成本两个方面抑制了资金流入房地产的意愿,导致成交量直线下降。股市上半年也是跌跌不休,新资金介入意愿明显降低。实体经济上半年情况还算不错,但相对2009年预期回报率开始下降,与经济复苏刺激计划相关的新项目立项锐减也使资金需求下降。地产、股市和实业资金需求不足,产生了巨大的挤出效应,使得大量资金不得不寻求新的投资方向。其三,基本面的因素不可忽视。比如中药材,年初大旱,云南三七绝收、北方大蒜大幅减产等,都给炒作者很好的理由。绿豆倒没有大幅减产的消息,但江湖医生张悟本对绿豆包治百病的鼓吹带来的需求阶段性爆发,也对绿豆价格的短期飙升提供了动力。
作为一位投资者,读到茶具也开始被爆炒的信息时,我的第一反应是:与这些市场相比,当前的A股市场还是相当理性的,对后市似乎不应过于悲观。除了创业板/中小板的少许泡沫外,上半年几乎是单边下行的A股市场,几乎已将大多数水分沥干。包括银行在内主要权重板块,目前估值水平大都在历史底部附近。大量投机性资金尚游离于股市之外,从某种意义上讲,意味着目前市场还是处于低风险区域。而从资本逐利的天性来看,一旦市场预期转好,低估值的股票早晚也会成为大量涌入的低成本资金的新宠。
第二个投资上的启示是,无论商品炒作还是股票投资,都离不开基本面的支撑,不过有些基本面支撑是建立在虚幻的逻辑上,而有些确有其切实的依据罢了。如前所述,即便是绿豆,价格暴涨也是建立在许多人一度相信“绿豆包治百病”的逻辑之上的,随着这个逻辑被证伪,才从哪里来回哪里去而已。资本市场上也从来不缺乏会“讲故事”的股票,如果故事只是基于一个虚幻的逻辑或错误的假设,那么绿豆的命运一定也难以避免。
茶叶罐被爆炒给我的第三个投资启示是对“稀缺性”股票估值的理解。估值或者说合理定价一直是困扰投资人的核心问题之一,因为市场总是给稀缺性溢价,且溢价程度的弹性十足,难以把握。就像茶叶罐或者绿豆那样,有限的市场容量面对大量的资金,价格飙升成为必然,但合理价格是多少?在边际上有很大的弹性,12元/斤和15元/斤的绿豆最后只有符号意义,基本上只取决于资金的供应了。对股票也是一样,具备稀缺性的股票,估值的弹性也将非常大。40倍市盈率还是50倍市盈率,应该说都是合理的,只取决于股票稀缺的程度。通常高成长潜力、独特的盈利模式、资源或核心技术都可能成为股票稀缺性的源泉。能够找到并拥有具备“稀缺性”的股票,可谓投资者之幸,千万不要因为短期估值波动而轻易放走了筹码。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