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像群引起各方猜想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道县代表性石雕像。(资料照片)

8月19日,本报有关湖南道县古石像群的报道《道县古石像群规模超秦兵马俑》刊出以后,立即受到各方关注,对于石像来历用途等的各种推测不绝于耳。有关专家表示,石像群是一种未知文化现象的实物证据。

是谁在人迹罕至的大山深处雕刻了这些石像?雕刻的目的是什么?道县古石像群经

媒体曝光以后,引发了各方猜想。

猜想一:鬼崽岭可能是舜帝的真正埋葬地。不少史料都提到,华夏始祖之一的舜帝曾南巡到现在的道县,湖南九疑山建有舜帝陵。史料显示,道县一带可能是舜帝南巡和他人生旅途的最后一站,而初步考证显示,鬼崽岭人造石雕像是用于祭祀的,因此鬼崽岭很可能就是舜帝的墓葬所在。

猜想二:石像打造早于秦兵马俑。在已被发现的石像中,无论大小高矮,都是用整块岩石雕成,造型多样,大小不同,其制作年代很难判断。有关专家推测,一些石像打造的年代很可能早于秦朝兵马俑,而最晚的打造年代可能延至唐代。

猜想三:石像群可能与女书文化现象有关。在堆放石像不远处,立有一块石碑,碑文讲述了鬼崽岭和石像的传说,是迄今为止石像身世的唯一记载。碑文认为这些石像是“阴兵”,但专家认为,石像不可能是‘阴兵’,应该是古代夜幕下各种官场人物复杂心怀的摹拟。永州市文物管理处在对文物评估中提出,鬼崽岭地处世界文化一绝的女书的核心流传区域,有不少石雕人像具有古代女神的特征,它们与女书文化现象之间可能存在内在关系。

湖南省文物普查办副主任吴顺东在接受本报记者专访时表示,道县古石像群与女书文化关系不大,鬼崽岭也不太可能是舜帝的真正埋葬地。它只是一种未知文化现象的实物证据,应属于原始宗教信仰行为,与传统的道教、佛教有所区别。从石像的雕刻手法、服饰盔甲的特征,通过横向对比,形成年代应在唐宋时期,再早则没有证据。从目前的发现和研究来看,鬼崽岭石像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不宜与秦始皇兵马俑相提并论。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