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来西亚引用中国传统典故 鬼节是欢喜月

人们俗称的鬼节,原是欢喜月、慈悲月,大家应在农历七月忏悔。

每逢农历七月,老一辈的长辈都会嘱咐孩子不可去游泳,晚上不可出外,最好是躲在家里,以免碰到“肮脏”东西,间接使大街在农历七月变得更鬼影幢幢。然而人们的盲目相信,中元节的由来及含义逐渐的被人遗忘。

方锡希:现代人观念错误

槟州中元联合会主席方锡希指出,人们对于农历七月有错误的观念,认为七月就是鬼月,处处都有“肮脏”东西的存在,禁止自己的家人在这个月份去游泳,在晚上出门等。

因此,槟州中元联合会与州政府联办,举行槟州庆赞中元孝亲文化嘉年华会,以展览方式,提醒人们中元节的习俗及意义。他解释,其实农历七月是欢喜月、慈悲月,是中国传承下来的典故。

“道教的说法是,中国古代以一、七、十月之十五日分称上元、中元、下元;换言之七月就是中元,为地宫赦罪之日,这一天人们应该膜拜大仕爷忏悔,那么地宫就会赦掉人们以往犯下的罪孽。”

而从佛教的角度来说,七月称为盂兰胜会,目莲为救在地狱受苦的母亲,在七月十五这一天,按照佛陀的指示,用盂兰盆盛珍果素斋供奉母亲,挨饿的母亲终于得到食物。

于是,每年的这个月份佛家人都会通过布施,超度祖先,让先人得到解脱。因此,佛与道教虽然流传的典故都不一样,但是在七月绝对不会所谓的鬼节,而是忏悔的节日,大家应撇开负面的想法。

中元嘉年华会 宣扬真正意义

道教与佛教的典故一并展现,让人民了解中元节的真正意义。

方锡希表示,为了让槟城人及旅客更加了解中元节的含义,槟州旅游发展及文化委员会及槟州中元联合会于本月18日至21日,在柑仔园草场举行一连4天的嘉年华会。

在嘉年华会当中,除了各庆祝中元节的传统木偶戏、戏班酬神演戏、点灯、诵经等,大会也安排展览展出中元节佛与道教的典故,让民众在拜祭之际,也了解中元节背后的含义。

他指出,目前许多街区庆祝中元节皆是以道教为主,因此都会有布施贫老,膜拜大仕爷。5万筹备嘉年华会,短短两星期的筹备花费约5万令吉,促进经济流动。而这次嘉年华会分为3部份,一个大仕爷膜拜的地方,一个是看大戏的舞台,另一个是看电影播放的屏幕。

他说,由于今年是第一次举办,因此很多器具都必须购买,除此还有邀请戏班及木偶戏班的费用、搭棚开支、音响租金、大仕爷制造费及祭品等一切庞大开销。

槟城庆典别具特色

中元节源自于中国,槟城热闹的庆典成为独特的地方特色。

中元节虽然源自于中国文化,不过,在现今社会,很少华人国家会像槟城人一样,大肆庆祝,逐渐的,街头巷尾庆祝中元节的文化成为了槟城独特的特色,形成一种属于槟城独一无二的文化。

方锡希说,每逢农历七月,从初一至三十,各区神庙等,相继庆祝中元节。因此,街头巷尾都会看到歌台表演,戏班唱戏等,还有善男信女焚烧金银纸拜祭祖先及祭祀孤魂野鬼。“这独特的七月庆典也吸引了不少外国电视台,前来槟城拍摄。”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