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实摄影为何只有“节庆”一张脸?把握表情难
不久前举行的上海第十届国际摄影艺术展让评委非常无奈,几千幅作品放在桌上,竟在节庆里扎堆了,很热闹的场面,几千张脸都笑成一个表情。据说这是当下纪实摄影的特点——高度同质化。纪实组评委、日本写真家协会常务理事木村惠一说,他经手评选的5000多幅参赛作品中,近半数作品拍摄的内容是节庆和民俗活动。他说,中国的摄影水准越来越高,但题材严重雷同化让作品少了许多冲击力。
把握许多人表情非常难
评选结果日前在上海展览中心集中展示。一眼望去,节庆气氛还真浓:一年一度的呼伦贝尔草原那达慕露营大会上,两个青年在玩草原夺宝游戏;清明时节,山西省襄汾县汾城镇一带比赛“跑鼓车”,二三十个青壮年手持麻绳牵引着鼓车奔跑……
节庆场面呈现在摄影画面中,最直观的效果是人多。记者粗略地算了算,本次展出的20余件获奖纪实作品,一半以上画面中的人物超过6个,有些照片甚至有上百个人,黑压压的一片全是人头。木村惠一说,其实这样拍摄同时要把握许多人的表情,非常难!
平实瞬间往往最打动人
木村惠一认为,虽然节庆是比较吸引眼球的题材,殊不知,最打动人的往往是平实的瞬间,比如街头即景,像亨利·卡蒂尔·布列松的《巴黎圣拉萨车站后方》,越过水面的男子与背景墙上跃起的女子形成了一种绝妙的呼应。
国际摄影中心展览部主任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说,自从1839年摄影技术发明以来,虽然器材不断改进,手法越来越简化,但最重要的特性——情感共鸣一直没变。纪实摄影作为以记录生活现实为主要诉求的摄影方式,一直强调最大限度地表现真实性,而所谓真实,指的是构图来自客观世界,判断完美构图诸多要素的关键最终还是来自摄影家的主观世界。例如广为流传的艾尔弗雷德·艾森斯塔特拍摄的《埃塞俄比亚士兵的脚》,摄影家没有将镜头对准战火纷飞或是流血牺牲的场面,而是通过画面中一双“饱经苦难”的脚毫不留情地揭示了战争的残酷。
“好的摄影师应当具有导演的特质,正如布列松那样在一个绝佳的场景处守株待‘兔’——他的‘决定性瞬间’。”克里斯托弗·菲利普斯说,好的纪实摄影作品也是下苦功的结果。比如,尤金·史密斯之所以被称为当代新闻摄影大师,不仅因为他是个摄影天才,更多的成分还在于他的勤奋和情感投入。他完成一个专题,一般采访拍摄要花几个月时间,长些的要超过一年。如《西班牙乡村》,是他与当地百姓共同生活了一年多,成为他们的好朋友后才创作出来的——每一张照片都是一种思考、一个故事。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