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考古学概述--古代植物遗存的种类与植物考古学的三大研究领域


    植物是有机质,因此不是任何植物、任何植物器官在任何条件下都可以长期保存在考古遗址中。到目前为止,考古发现的古代植物遗存可分为三大类:①植物遗骸;②孢粉;③植硅石。
    孢粉与植硅石是微小物质,在高倍显微镜下方可观察到,因此被统称为植物微小遗存(microremains);植物遗骸用肉眼或放大镜至多借助低倍显微镜就可进行观察研究,因此又被称为植物大遗存(macroremains)。
    植物考古学的研究一般经过三个步骤:①植物遗存的采集与提取;②植物种属的识别与鉴定;③植物遗存与人类文化相互关系的分析与解释。植物遗骸、孢粉和植硅石这三种考古植物遗存,除了分析解释的方法基本一致外,在样品的采集与提取技术上和种属识别鉴定方法上存在着很大的不同,由此就形成了植物考古学的三个研究领域,即植物遗骸的研究、孢粉的研究和植硅石的研究。

 

 

引自赵志军:《植物考古学概述》,《中国文物报》2009年12月25日
 
 
(责任编辑:孙丹)
 ■ 返回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