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农业起源理论评述
Abstract:Since Childe put forward the term Neolithic Revolution,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become a field of inquiry of its own•Themain research objectiveswith regard to the origins ofagriculture are to identify where, when, how andwhy domestication occurred•Western scholars of various disciplines applied a variety of theories to study this revolutionary process, and obtained great achievements•Based on the analysis of the relevant literatures, this paper firstbriefly reviews the history ofwestern studies on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then summarizes and comments the theories orhypothesizes related to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from three as pects ofenvironmenta,l socialand anthropologicaland cognitive, and aims to furtherpromote researcheson the origins of agriculture both athome and abroad。
Key words:origin of agriculture; environmental approach; socialand anthropological approach; cognitive approach
摘 要:自从柴尔德提出“新石器革命”的论断以来,农业起源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各学科学者运用多种理论从各个角度探讨这一革命性进程,试图回答农业是何时、何地、为何和怎样起源的。西方学者为此作了不懈努力,取得了丰硕成果。本文简要回顾了西方农业起源的研究历程,然后从环境、社会和人类文化、认知力三个方面对西方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或假说进行总结和评述,旨在进一步促进国内外研究者对农业起源进行深入的研究。
关键词:农业起源;环境;社会和人类文化;认知力
农业起源是人类(社会)历史演变的革命性事件,它不仅反映人类对自然界动植物和生态环境操纵能力的提高,更为重要的是农业经济导致土地载能的提高,人类运用集体智慧和社会力量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农业是人类社会向高级形态发展的基础,没有农业,就不会有后来的城市革命和工业革命①。
农业起源研究的主要目的是确定农业是何时、何地、如何和为何起源的。自从柴尔德于20世纪50年代初提出“新石器革命”的论断以来,农业起源成为世界考古学战略性研究的一项重要课题。在世界各地,特别是在动植物驯化较早的西南亚和中美洲,考古研究者开展了大规模、多学科的综合研究,运用多种理论从不同角度探讨这一革命性进程。一般说来,有关农业起源的理论倾向于从特有的角度来研究这一现象,这些解释方法可以大致分为环境、社会和人类学、认知力三个方面。环境解释方法是目前数量最多的,在环境解释方法中,自然环境(特别是气候)和人与动植物间生态上和经济上的关系特别引人注意。社会和人类学上的理论批评环境决定论,他们特别注意社会方面,如社会结构、交换等。在认知力解释方法中,受到关注的是人的思维或象征性、认知力和心理文化方面。
一、西方农业起源研究历程概述
西方学者对农业起源的研究可以追溯到19世纪下半叶, 1866年在瑞士湖上居住遗址发现粟等农作物遗存后,西方学者就开始关注农业起源问题②。霍布斯③认为狩猎采集是一种孤独、贫困、肮脏、粗野和短缺的生活方式,尽管其观点受到广泛的质疑,但是在19世纪下半叶这一观点是被广泛认可的。进化理论是该时期较为流行的理论,学术界普遍赞同的观点是,农业起源是直线进化而来的,农业作为一个先进物,其优势是显而易见的,人们采用农业也是理所当然的。这一时期主要讨论的不是从食物采集到食物生产的转变机制是什么、在何种情况下这种适应性转变受到影响等问题,而是动、植物驯化哪一种最早出现、它们在进化的文化阶段上所处的位置及各自的影响问题④。
农业如何起源的具体问题,较少有人关注,但阿尔丰沙•德堪多⑤和罗斯两人⑥对农业生产的前提条件进行了开创性的总结:合适的气候、土壤与植物物种,合适的居住模式,经济上的需求等。这些条件几乎涵盖了以后农业起源研究的所有方面,此后一个多世纪的研究,差不多都是以此为基础,对各个方面进行了细化或各有侧重,这两个人所做的工作,是农业起源研究的一座里程碑,奠定了以后农业起源研究的基本的方向。但他们的局限也是很明显的:一是没有得到考古材料的帮助;二是仅注意到了人类对植物食物的需要而忽略了文化的方面⑦。
在西方学术史上,第一个对探索农业起源问题产生重大影响的学者是柴尔德。他首先将农业的产生作为区分新石器时代与旧石器时代的标准,而不是传统的以磨制石器和陶器为主要标志,并将农业的诞生称之为新石器革命,认为其在人类史上的重要性完全可以与近代的工业革命相比而毫不逊色。这一科学概念的提出,使农业起源问题成为考古学必须研究的课题。考古学家在考古发掘中更加有意识地搜集有关农业起源的信息,并对农业起源的原因进行探索。
柴尔德提出了古典绿洲理论,柴尔德认为在冰河末期,湿润而寒冷的近东气候变得温暖而干燥,植物只在河边及绿洲生长,动物栖息在水源近处,人类也不得不居住在水源附近,因而得以观察周围的动植物,于是逐渐种植植物,驯养动物,这样农业就起源了。柴尔德的绿洲理论不能令人满意,因为世界上至少有四个农业起源中心几乎同时单独产生了农业;另一方面,虽然他把农业起源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环境的变化,但并没有很好的解释环境变化在农业起源过程中的机制,因此被人认为是“环境决定论者”⑧。
绿洲模型虽然被很多学者所放弃,但是却引起了考古学家、植物学家、动物学家、地质学家、人类学家等诸多学科学者对农业起源这一问题的广泛关注。从上个世纪50年代起,农业起源真正成为一个本身就需要研究的领域⑨。学者们也开始从发明发现模式下的过程描述来研究农业起源,进入了在文化生态学等理论指导下不仅研究农业起源的过程,并且着重讨论起源的动力机制问题,即研究农业是为何和怎样起源的。随之,学术界就世界农业起源的时间和地点、农业起源的动力机制等问题展开了热烈的讨论,有关农业起源的假说、理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呈现百家争鸣的局面。
……
(张修龙: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学院,武汉 430074;吴文祥 周 扬: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北京 100101)
原文发表在《中原文物》2010年第2期
(责任编辑:孙丹)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月度排行
新闻速递
- 关于《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的解读
- “语文·博物·美育”融合课堂教学研讨会在中关村一小...
- 《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行办法》
- 财政部、国家文物局联合印发《国有文物资源资产管理暂...
- 国粹与国货的完美相遇,《国色天香》景泰蓝牡丹美妆璀...
- 中央决定李群同志任国家文物局局长、党组书记
- 2020年12月中国文物艺术品市场分析报告
专题视点MORE
原创推荐MORE
- 文物网培训中心
- 美好时光
- 大家鉴宝—老窑瓷博物馆公益鉴宝活动圆满举行
- 曜变之旅
- 菖蒲河园,一袭釉色染枝头
- 龙泉琮式瓶
- 盛世风袭北京城,金秋月览长安客(下篇)
- 阿富汗珍宝展之:石膏盘上的希腊神话
- 秘色出上林
- 阿富汗珍宝展之:恒河女神雕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