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寺,挡不住“地王”

近日,安徽泗县释迦古寺被曝因开发地产遭破坏,原址通过竞价拍卖,成当地“地王”。《新京报》记者来到泗县释迦寺发现,古寺已不在,取而代之的是正在建设的商品房。释迦寺距今有900余年,是全国为数不多的以释迦命名的寺庙。

一座生长了近千年的古寺,却没能熬过今朝。报道称,2009年底的第三次全国文物普查结果显示,全国有超过3万处登记在册的文物消失,其中大部分为类似宋元粮仓和释迦寺这样的不可移动文物。一栋高楼妃子笑,原来此处是古庙。据某权威机构调查说,现在我国商品房平均寿命是30年,千年恒久远的钻石,换了的却是一堆30年后的建筑垃圾。悲凉里透着荒诞。

现实中有学者问,你们到底要把城市改造成什么样子?回答有两种:前一种是,没想那么多,先解决老百姓住房问题再说;后一种是,现代化城市。在房价高企的今天,解决老百姓问题应该先建保障房才是,这么个“地王”好像只能解决富人的住房问题。至于什么是现代化城市,估计答题人个个都会卡壳。

纽约芝加哥是现代城市,可是美国是块新大陆,本来没什么文化底蕴,只能在出新出奇上做文章。而欧洲的现代城市则完全不是都长成“商品房”的摸样,伦敦巴黎和罗马,穿的一个比一个旧,看上去一个比一个老。但是他们都没有因此而得了更年期的焦虑症,反而攀“颓”比“废”,恨不得处处是遗址,城城拼文化。

但是,这几天我国一些城市的怪现象却是,创先争优一浪赛过一浪,但是“历史文化名城”这个头衔却时时遇冷。皆因为博得了这称号,房地产开发就会缩手缩脚,“经营城市”便有了重重顾虑。例如泗县荣获“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如今一个先进县的千年古寺被夷为平地,摇身一变,成了房产开发先进县,难免会被老百姓多戳几次脊梁骨。

文保部门在风波中形同虚设不被重视,因为他们不创造价值。岂知,抬头向外看看欧洲,再掉头看看周庄平遥,文物遗迹才是一个城市最大的“核心资产”。这个核心资产需要先保护再盘活,而不是一味地掏空。例如北京奥运,我们掏出的名片上印着天坛,如果泗县有城市名片的话,难道名片上印着这栋商品房?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