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钱前世引深思 哈密清理出土古币有新发现(图)

 

    8月14日,记者从哈密地区文物部门了解到,2010年3月底出土的,哈密迄今为止发掘数量最多的古代钱币,在清理过程中又有新的发现。这些古钱币年代跨度长,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钱币均有发现,其中除发现一枚元代至元通宝四体文钱,还有新疆红钱以及不少日本、越南钱币,这次重大发展带来疑问和深思……

    分类筛选发现诸多

    这批古钱币用麻绳栓牵封装在一个长75厘米,宽40厘米,深约30厘米的木箱里,每层30排、每排200枚,9层共约54000枚,重162.475公斤。由于数量众多,文物部门特邀新疆钱币协会钱币专家宋志永对其进行清理。

    哈密地区文物部门负责人亚合甫江·排都拉告诉记者,这批钱币因为长期处在窖藏环境下,麻绳和木箱均已腐蚀断裂,部分钱币也出现锈蚀。但其上“大清铜币”、“乾隆通宝”、“光绪元宝”等字样清晰可见。

    据介绍,专家们先是将古钱用白醋浸泡,然后用清水冲洗并晾干。这些古钱币年代跨度长,隋、唐、宋、元、明、清时期的钱币均有,其中年代最远为六朝五铢钱,最近为清宣统通宝。在整理过程中,还发现10余枚铁钱,为内地咸丰年间造的货币。其中还有新疆红钱和不少日本、越南钱币,这一点引起专家注意。

    哈密地区文物局文物保护综合科副科长周小明介绍说,目前此项工作的初步整理阶段将暂告一段落,后续工作主要是对这批古钱币再次细分,弄清各个时期不同铸造局生产的钱币的币值、钱币中的金属含量等。

    罕见发现疑问重重

    哈密自古以来就是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和军事重镇,“这次发掘出的古钱币个别制造年代为唐宋年间,大多数则为清朝时期,从这个背景来看,这些古钱币应与丝绸之路的文化有着重要联系。令人惊喜的是,我们还在其中发现一枚元代的至元通宝四体文钱,这一发现填补了哈密没有元代钱币的空白。”地区文物局局长亚合甫江分析说。

    亚合甫江介绍说,这些钱币的发现,是哈密考古史上的重大发展,将丰富哈密博物馆的馆藏,提高博物馆的文化内涵,为日后博物馆举办展览提供了宝贵的实物资料。

    但是亚合甫江也有疑问,这些古钱币为什么没有保存在钱号里呢?它究竟是在什么情况下被埋藏的呢?这一个个谜团的解开都有待于考古专家进一步考证。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