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举行地坪风雨桥重修碑揭碑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坪风雨桥重修碑揭碑仪式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为地坪风雨桥重修碑揭碑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实地考察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地坪风雨桥

图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实地考察

   8月13日上午,贵州省文物局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贵州黎平地坪风雨桥举行仪式,为地坪风雨桥重修碑揭碑。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贵州省政协常务副主席吴嘉甫以及贵州省文物局、黔东南州政府、政协等领导出席仪式。

  单霁翔局长说,在党中央、国务院的亲切关怀下,地坪风雨桥得以复建,侗乡儿女倾注了大量的心血。今天,乡亲们载歌载舞,为地坪风雨桥的重生而欢呼,为地坪风雨桥在自己的手上得到保护而自豪。这个事实说明,我们的民众只有对文化遗产怀有这样的深情厚意,文化遗产才是最安全的;我们所说的文化遗产在我身边,文化遗产人人保护、人人共享的理念才能得以实现;只有我们的民众真正知道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才能在文化遗产遇到任何危险的时候挺身而出奋力抢救。文化遗产保护,不仅是各级政府和文物部门自己的专利,而且是我们亿万民众共同的责任,是我们每一个人都可以参与、都可以监督、都可以从中受益的一项社会活动。侗乡儿女抢救地坪风雨桥的事迹,在全国不断的发挥着积极的、重要的宣传作用。所以,今天我们为地坪乡的民众们树碑立传,在我国文物保护史上十分难得,贵州各级党委和政府的这一举动高瞻远瞩,由政府为我们民众树碑立传,使这个事迹传之久远,意义十分重大。

  吴嘉甫常务副主席说,地坪风雨桥得以重建,重展当年的风采。它将世代传诵地坪侗家乡亲们的保护遗产的感人事迹,再一次凝聚侗家人,鼓舞侗家的后代,去呵护文化遗产、去传承侗族文化。

  地坪风雨桥,是侗族建筑艺术的一朵奇葩,是侗族人民智慧的结晶, 200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地坪风雨桥不仅是行人过河小憩的必经之道,更是侗族群众欢歌聚会的场所。2004年7月20日,一场百年不遇的洪水冲毁了侗家人心目中神圣的风雨桥,所有构件随波而去。危急中,侗乡儿女或投身急流,或沿河而下,辗转百里从急流中抢救、搜寻风雨桥构件,谱写了一曲文化遗产保护人人参与的动人壮歌。当年参与文物抢救的14名干部群众代表受到文化部、国家文物局嘉奖,地坪乡人民政府被授予中国第一个“文物保护特别奖”。

  国家文物局高度重视地坪风雨桥的修复,派出相关负责人协同贵州省文物局多次赴现场调研踏勘,并拨出专款对地坪风雨桥进行全面修复。 2006年2月28日,地坪风雨桥修复工程开工,国家文物局局长单霁翔和时任贵州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吴嘉甫亲赴地坪出席了开工仪式。次年年6月,经过30余名侗族师傅精心修复,地坪风雨桥以其固有的历史原貌和更为绚丽的身姿重新展现在世人面前。(贵州省文物局  龙佑铭)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