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认为倡导“七夕文化”有助促进家庭和谐

8月26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中国专家认为,大力倡导以忠贞爱情为核心内容的“七夕文化”有助营造良好的家庭伦理,促进家庭和谐。

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秘书长霍尚德说,目前中国离婚率呈现持续走高态势,当代婚姻家庭越来越像一种“易碎品”。造成这种状况的两个重要原因不可忽视:一是夫妻中一方突破了道德底线,出现了婚外情等;二是夫妻双方在事业上、经济上构成巨大反差,缺少共同语言。    中国民政部不久前公布的《2005年民政事业发展统计报告》显示:中国2005年离婚人口达到178.5万对,离婚率为2.73%,比上年增长0.17个百分点。

“以牛郎织女爱情故事编织成的‘七夕文化’,透露出的传统爱情观有助于促进家庭和谐。用这种民俗力量改变离婚率逐年上升状况,将是有效的措施。”霍尚德说。

7月31日是中国传统节日七夕。在中国神话传说中,天上的织女与人间的牛郎互相爱慕,结为夫妻,后来却被王母娘娘拆散,二人化成了牛郎星、织女星,分隔在天河两岸,但二人为了纯洁的爱情,每年的这一天都要到天河鹊桥上相会。

“七夕文化”是什么?中共中央文史研究馆原副馆长王楚光说,“七夕文化”在一定意义上就是家庭文化。它表达了爱情的忠贞。牛郎织女的故事,男女主人公真诚相爱,织女冒着违反天条的罪名与凡人结婚,这种为爱情做出重大牺牲的奉献精神,成就了人间一个美好的家庭,这是世人的楷模。它向人们揭示:爱情不能只是索取,同时也需要奉献;另外,它打破了门第界限,织女作为神,情愿为凡间牛郎做如此牺牲,表明爱情是不应该讲门第的;另外,它宣扬了爱情的天长地久观,牛郎织女不因每年仅有一次的相会而发生爱情危机,地域相隔、天河相阻,并没有淡化他们相互之间的忠贞爱情。

王楚光认为,新时期大力倡导“七夕文化”不但不过时,而且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他和许多专家都倡议将七夕定名为“中国七夕情侣节”,营造浓厚的社会文化氛围,让世人长期传承下去。

责任编辑:罗少立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