汕头开埠文化陈列馆珍贵文物陆续征集

记者曾漫路、实习生许露丹报道:在汕头开埠150周年之际,位于金平区海安街道万安居委的永平一号楼将建成开埠文化陈列馆,此举引起了全社会的关注。在本报率先报道此事后(见8月2日一版),各界专家学者纷纷为该馆的筹建事宜建言献策。

昨天下午,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钟展南带队开展开埠文化调查,金平区同时就永平一号楼筹建开埠文化陈列馆召开专家征询会,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记者了解到,自永平一号楼面向社会公开征集史物充实馆藏以来,不少热心市民踊跃捐赠家藏的史物、资料,一些企业家更花巨资,面向海外征集与汕头开埠有关的见证物、资料。目前,开埠文化陈列馆已征集到一部分珍贵的文物。

据悉,永平一号楼筹建开埠文化陈列馆,以“以史为鉴开创未来”为指导思想,在陈列布置上反映了汕头开埠的历史脉络、开埠的意义,以及开埠带来的繁荣气象,表达出在开埠150周年的重要节点上争创汕头崛起的主题思想。

征询会上,专家学者纷纷指出,开埠文化陈列馆要办成全社会关注、全民参与的文化盛事,唤起人们对汕头历史的关注和自豪感。钟展南指出,开埠文化陈列馆的建设能引起更多的人回顾和了解汕头开埠历史,这是一段值得重视、研究的课题,自1860年开埠之后,才有了汕头这座城市。建好开埠文化陈列馆的目的在于传承开埠文化,引领汕头建设文化强市。此次,汕头大学原党委书记、广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黄赞发在病中还专程为开埠文化陈列馆写赋。他说,开埠是汕头的诞生,它是汕头发展史,乃至整个粤东发展史上的一件大事,纪念和回顾这段历史,目的是以史为鉴,从中寻求今后发展的道路。来自市文广新局文物科的负责人说,除了在永平路一号楼筹建开埠文化陈列馆之外,还应整合附近永平酒楼、邮政总局大楼、小公园、天后宫、存心善堂旧址等文物建筑,建成“一小时开埠文化圈”。来自韩山师范学院旅游管理系的副教授陈非还指出,汕头现存的文物建筑是不可多得的宝贝,要整理他们的历史资料,造出各自的“身份证”,使他们成为汕头历史的见证物。

责任编辑:vikey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