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水北调中线出土文物保护遇难题:应建博物馆

  南水北调工程是迄今世界上最大的水利工程,其中线工程河南境内开工至今已6年有余,与水利工程同时推进的是淹没区大量珍贵文物的抢救性发掘。日前,河南省文物局副局长孙英民表示,由于缺乏统一的文物保管和陈列场所,河南数万件南水北调出土文物不仅无法得到有效保管和展示,还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为此,有关专家呼吁尽快建立一座南水北调文物博物馆。


  据了解,截至2010年6月,南水北调工程河南丹江口库区和总干渠累计出土文物已超过5万件,其中许多文物具有重要历史和艺术价值。这些出土文物时间跨度大、种类多,有几百万年前的化石、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的石器,以及陶器、金、银、玉、青铜器等,其中以陶器居多,其次是石器和青铜器,具有极高的历史价值。


  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文物保护已进入收官阶段,河南还有100余处文物点正在发掘中。据保守估算,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全线发掘后,河南省出土文物将超过10万件。


  一些文物专家表示,目前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河南省境内出土文物一部分保存在地方博物馆库房,另一部分则存放于考古发掘现场附近临时租赁的民房里。随着库区考古不断有新发现,出土文物数量仍会增长,这两种保存方式并非长久之计。


  孙英民认为,河南是南水北调工程文物保护工作量最大、成果最多、出土文物最为丰富的省份之一,目前面临的文物安全压力很大,当务之急是在河南兴建一座南水北调文物博物馆。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