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济深之女忆父生平:解放后仍有蒋介石特务暗杀

 

李济深 资料图片

 

 

李筱桐向本刊记者讲述父亲生平 曹海鹏/摄

 

    李济深:革命元勋的抗日岁月

    李筱桐讲述父亲生平


    1949年10月1日,在开国大典上,当李济深健步走上天安门城楼的那一刻,国民党残余势力和美国政府都大吃一惊。他们没有想到,李济深居然能在重重监视之下从香港来到北京,更没有想到他居然还能登上天安门城楼。

    今年是李济深先生诞辰125周年。6月25日上午9时,在解放后与李济深相处时间最长的六女儿李筱桐的家中,这位老人指着家中一柜子的孙中山像,对记者说的第一句话就是:“我父亲追随孙中山先生一辈子,我们家都信仰三民主义。”

    李济深,这位身份特殊的国民党元老,这位民主党派领导人,这位被毛泽东在信中称为“兄”的人,从投身辛亥革命到筹建黄埔军校,从反蒋抗日到成立民革,从北上参加新政协到成为开国副主席,国家的统一和民主成为贯穿他生命始终的红线。

    联共抗日反蒋

    在国民党中,李济深是位特殊人物,不是因为他功高位重,而是因为他曾三次被蒋介石永久开除国民党党籍。

    对于李济深与蒋介石之间的关系,李筱桐说:“蒋介石对我爸爸是又敬又恨。”蒋介石敬的是李济深刚正不阿的人品,恨的是李济深“处处与蒋作对”。

    1928年,李济深出任国民革命军总参谋长,并致力于调停蒋桂矛盾。但因为蒋桂关系的恶化,蒋介石以李济深伙同李宗仁、白崇禧“分头发难,谋反党国”的罪名,将他软禁于南京汤山,剥夺军政大权,并“永远开除党籍”。

    “九·一八”事变后,迫于舆论压力,蒋介石释放李济深,并恢复其国民党党籍。1932年“一·二八”事变爆发,时任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办公厅主任的李济深,曾应前线抗敌的第十九路军要求,建议国民政府调在关外进行抗日的东北义勇军赴淞沪前线作战,“军事委员会都通过了,蒋介石就是不准。蒋介石说要‘诱敌深入’,‘以空间换取时间’。”李筱桐说。

    1932年5月,李济深被任命为鄂豫皖“剿匪”副总司令,坐镇蚌埠,他委派黄埔进步学生刘广、秦湘溥、曾致祖三人为上校参议,并委派他们外出视察工作,蒋介石深为提防,他们三人在武汉时,蒋介石特务组织“蓝衣社”武汉小组将他们秘密逮捕并杀害。

    李济深获悉后,写下长信痛骂蒋介石,并愤然与蒋绝交,然后辞职不干。不久李济深去香港,第二年走上公开反蒋的道路,即“福建事变”。

    1933年10月,蒋介石再一次将李济深“永远开除党籍”。1933年11月20日,以李济深、陈铭枢、蔡廷锴、蒋光鼐为领导的“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在福州成立,李济深被推举为主席。

    在事变期间,李济深、陈铭枢曾通过蔡廷锴,派人至闽西前线与红军商谈合作反蒋抗日的事宜。当时,双方代表共同签订了《反日反蒋的初步协定》。但“左”倾路线执行者王明认为李济深是“军阀”,“福建人民政府是投机”,因而双方未能实现合作。蒋介石趁机重兵镇压,福建人民革命政府在3个月内就失败了。后来,毛泽东评论此事,认为中共是“痛失良机,良机痛失”。

(责任编辑:单晓冰)

扫描此二维码,分享到微信

中国文物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一、凡本站中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版权均属中国文物网所有,转载时必须注明“来源:中国文物网”,并附上原文链接。

二、凡来源非中国文物网的新闻(作品)只代表本网传播该信息,并不代表赞同其观点。

如因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需要同本网联系的,请在见后30日内联系邮箱:chief_editor@wenwuchina.com

相关推荐
新浪收藏 | 出山网 | 中国艺术网 | 书画圈网 | 东方艺术媒体联盟 | 辉煌艺术网 | 大河艺术网 | 中艺网 | 环球文化网 | 文物出版社 | 中国文物保护基金会 | 北京文网
腾讯儒学 | 东方艺林 | 贵州收藏网 | 中国经济网 | 广州博物馆 | 华夏艺术网 | 中华汝瓷网 | 中新网